长沙9岁男孩之死:为什么有人拍视频,却无人施救?
时间:2019-11-08 18:41: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9岁男童在小区内遇害,行凶者被抓获。 图片来自:新京报动新闻视频截图
11月5日下午,长沙一名9岁男孩被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殴打致死。
这件事过去已有几天,但各个视角的新闻仍在陆续跟进,网络上的讨论也依然热度不减。讨论最多的还是那个再熟悉不过的看客问题。网友对围观者的“冷漠”感到义愤填膺,并追问从浅至深的诸多原因。说到底,他们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种围观和拍片却无人施救的场景。
需要说明的是,“百余人围观无人阻止”这样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说法不完全准确。在一篇报道里有这样一句话“参与制服冯某华的小区居民光军说”,可见并非无人出手。在另一篇报道里,有居民告诉记者,最后是施暴男子父亲上前将男子制服。
《都市女报》的报道里也提到,针对网络上“孩子被打了30多分钟,小区多人围观没人伸出援手”的质疑,小区居民周女士表示这种可能性不大。她称案发是下午1时30分左右,小区居民大多在吃饭或午休。
可能真相更接近于这样:施暴开始后,有围观者并没有及时上前制止,直到男子父亲现身成为“挑头的”,围观者才帮助将男子制服。但此时已经错过最佳干预时间。
这位叫光军的居民也表示,听到一位老奶奶问:“你们为什么不制止呢?”网上的视频也显示,与施暴现场仅隔一条栅栏的路上,许多人神色淡定,非但没有试图翻越栅栏,甚至都没有表现出紧张不安的样子。而且,视频拍摄者自己为什么也没有出手呢?
一条幼小的生命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残忍地剥夺,人们理应感到气愤。我们在事后也有充分的理由假设,如果当时有一两个人及时出手,很可能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11月8日上午,家属跪在小区门口男孩的遗像前。图片来自新京报
目前还没有被指责的围观者发声,解释当初自己在想什么,为什么没有出手。
但可以推想,他们或许会这样自我辩解:“我以为是当爹的教育孩子,别人的家务事不好插手,所以我没有动”“我看见的时候已经晚了,孩子已经不动弹了,所以我没有动”“我和别人都知道怎么回事,见别人都没动,所以我也没有动”……
这就好比排队效应,一个人在街上看到很多人排队,所以就加入了排队的行列。一个人见所有人都在围观,所以自己也选择围观。
因为别人排队,所以自己排队,因为别人围观,所以自己围观。每个人都根据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反应,却没有人跑到人群的最前边看看到底在发生什么,并自己决定应该如何行动。
这种集体不作为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不作为,而是出于无意之中的从众心理,但后果却是致命的。
我不赞成舆论将所有的火力都对准“看客”。事故的潜在责任人名单里,每个人的责任是有等级的。
如果此事嫌犯确系精神病患者,那责任首先在精神病男子的监护人:为什么没有尽到看护义务,让“武疯子”出来伤人?其次是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和小区保安,有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处置?这是他们的工作职责。
最后才是围观者。前两者的责任是可以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围观者的无动于衷却仅限于道德层面。
为了使我们置身其间的环境更安全,改进应该是全方位的。精神病患者的看护要改进,小区安保响应机制要改进,围观者的习惯性动作也应该改变。因为舆论往往会对关涉道德层面的围观者,感到尤为气愤。
不过,气愤归气愤,网友生气时毕竟还隔着屏幕。“冷漠的都是路人,正义的都是网友,到底是路人不上网,还是网友不上街?”这样的段子日复一日地重复已经不再风趣,而成为压在我们每个人心上的石头。事实是,敲击键盘比翻越栏杆更轻松。
还是那句话,行胜于言。行动环节出了问题,我们不应该执著于用键盘去矫治。不如在现实中尝试着更勇敢或者更“冲动”一些,不必害怕与众不同,因为良心是唯一的标尺。
□西坡(媒体人)
编辑:狄宣亚 实习生:李真 校对: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