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九州看一场质朴纯粹的祇园祭
时间:2019-11-10 11:09: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国人到日本旅游去得最多的是关西圈、东京圈,而实际上,九州地区比上述两圈历史都要悠久。不论是本土的大和文化还是越洋传来的大陆文化,都是始于九州地区。去九州看这个邻邦的文化历史、传统民俗活动,常常会有更加质朴、纯粹的感觉。比如,去体验一下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九州大分县日田市的祇园祭。
参加日田祇园祭的孩子们 杨汀/摄
提起祇园祭,可能对日本文化稍微熟悉的人都会想到京都有祇园祭。其实日本很多地方都有祇园祭,京都祇园祭的规模和历史都首屈一指,并且是各地祇园祭的模板,日田市祇园祭也源自于此。
日田市祇园祭于每年7月20日后的第一个周末举行。在骄阳似火的盛夏傍晚,人们抬着被称为“山鉾”的传统彩车在主街道巡游并举行仪式,祈祷远离灾病、厄运。
在京都祇园祭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珠玉在前的情况下,日田市祇园祭能再登册,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日田位于大分县西北部,坐落在五山、五川所夹的盆地中,风光旖旎,自古就是交通要冲,与福冈县、熊本县接壤。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3~4世纪,这里就有邪马台国豪族居住,还出土过中国汉代的铜镜,疑似为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所使用,如今展示于日本四大国立博物馆之一的九州国立博物馆。在江户时代,日田也为幕府所直辖。
但今天这里交通不算便利,从福冈县机场、大分县机场或者熊本县机场过去都需要坐两三个小时特快火车。不过大概也正因此,这里得以保持充满历史感而又淳朴的风土人情。另外,这里距离著名的温泉乡由布院很近。
活动第一天傍晚,是日田祇园祭最盛大的集体亮相。《环球》杂志记者于下午3点左右提前抵达,各町内会(町是日本的基层自治单位,大概相当于我们的社区,町内会差不多就是社区居委会)已经在为集体亮相做最后的准备,打理高达10米左右的山鉾彩车。
山鉾是日本传统祭祀和民俗活动中常见的一种彩车,各地有不同风格,一般是在木轮车上架设木屋再加高,模拟山的形状。日田的山鉾完全由各街道的居民手工装饰而成,高度在7~10米,重达三四吨。
男性负责涂刷外观的颜色,女性负责制作花卉等装饰,最后放上以歌舞伎曲目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人偶,使山鉾更加华丽。在日本也家喻户晓的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中的场景,也常常会被选为山鉾彩车的题材。
日田祇园祭的人偶都是出自一人手笔,他就是当地唯一的人偶师长岛静雄。50多岁的长岛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公司,做人偶是出于个人兴趣。制作材料费来自各町和地方政府补助,此外他不收分文报酬。
97岁的后藤稔夫是日田祇园山鉾振兴会会长,已经主持日田祇园祭近30年。每年他都会走访各町,提醒参加者“小心,不要发生意外”,默默守护着整个祇园祭。日田市人口数为6.5万,65岁以上人口约占33%。参加者却大多数是青壮年,还有不少孩子的身影。
后藤告诉记者,有不少年轻人是专程从大城市回乡来参加祇园祭。“因为小时候一直参加,所以长大了也会回来。”另外一些年轻人是在当地扎根生活的,也都有其他职业,为了一年一度的地方盛事,放下手中的工作,来让家乡热闹一下,把文化习惯传承下去。“这也是大家心有默契的地方振兴举措。”小朋友们则有初中生也有小学生,即使刚上小学的7岁男孩,也能完整地向我们介绍祇园祭的流程和山鉾巡游的路线,令人感喟。
图自日本国家旅游局
也因此,后藤说,虽然有些地区随着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祭祀和民俗活动的传承岌岌可危,但是日田祇园祭的规模目前还没有缩小,对于今后,他也不太担心。他的孙子和曾孙也参加了今年的祇园祭。
目不暇接之时,忽然一阵有力的民歌声响起,循声望去,驶在主道最后的某町的山鉾过来了。该町的山鉾高度和彩车的豪华程度上似乎略逊于其他町,不过有了车前十几个男儿围成圈手舞足蹈,比其他山鉾还要抢风头。想起后藤会长说的,“各町之间其实也在暗暗较劲呢,大家都为了荣誉。当然,是友好的竞争。”
9座山鉾依次进入广场,每一座进入时先有一个单独亮相,即整座山鉾转一个圈,九州男儿们都憋足了劲,吆喝声阵阵,观众们也都精神百倍,热血沸腾。集体亮相时,所有山鉾排成一排,市长在广播中一声令下,彩车上的灯一齐亮起。五彩的灯、动作神态各异的人偶,男女老少们脸上的笑……将夜空映衬得无比美妙。
正如后藤会长所说,传承无形文化遗产,财源、补助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或许是人心。这才有了不收报酬承包所有人偶制作的长岛先生,才有了白发苍苍仍守在山鉾边的老人,才有了那些不远万里请假赶回家乡来抬山鉾的年轻人,他们都曾是山鉾车前拉着麻绳的孩子。
来源:2019年10月30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22期
监 制:乐艳娜 林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