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一线文保团队,寻访沉睡的遗迹
时间:2019-11-13 11:34: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提起唐代建筑,多数人只知道去日本,甚至在近代的时候,有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已经不存在唐代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俨然一副以汉学正统自居的模样。
当时国内外有很多人都信了这一段言论,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建筑专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经过他们的不懈寻找,一座来自唐朝大中十一年的木构建筑——佛光寺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这座历经千年,甚少修葺的古建筑,保存下不少原汁原味的大唐风貌,还打破了当时日本学者的狂妄言论。
但是直到今天,还是有人不知道佛光寺的存在,他们甚至误以为,就连华夏文化也得去日本寻找。
为什么呢?因为佛光寺实在是太......太低调了。
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佛光寺的照片时,不但没有惊喜,反而还有些懵,心想,“这就是中华第一瑰宝啊,怎么这么小?”
它不但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那么恢弘,甚至还有些破败、有些瘦弱,不禁让人担心,它是怎么捱过这一千多年的风雨的。
佛光寺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再反观日本奈良的一些建筑,又高又大,难怪人们会产生这样的误会了。
日本奈良东大寺
老子说,圣人被褐怀玉。越有实力的,往往越低调所以,光是站得远远的,怎么能看出来佛光寺的精髓?
你得深入现场看啊!
清源工作人员与佛像
深远的出檐,大气的斗拱,与现在景区里的建筑完全不同,满满的都带着唐风,是为一绝:
唐朝时的佛像、菩萨像彩色雕塑,堪称一绝:
佛像身后的巨幅壁画,满墙的神佛,也是一绝:
梁下、门背后、门框上,唐人墨迹随处可见,还是一绝:
这正是梁思成在进一步考察的过程当中,给予的”四绝“称号,还被后世沿用了下来。
除此之外,佛光寺还有潜藏的巨大研究价值,清华大学的古建筑、古文化研究者,几乎年年都会来拜访佛光寺,还有教授带领的遗产保护团队也是如此。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利用先进的器材、专业的知识,出现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钻探着肉眼看不到的历史:
然后整理成厚厚的报告,这些报告,很有可能就会改变学术研究的方向,影响人们对既有历史的认知。
除了佛光寺,在我们的中华大地上,还有很多被我们忽略、甚至误解的建筑和遗迹,它们都是像这张佛光寺的照片一样,被人们低估了。一些曾经辉煌灿烂、举足轻重的文化遗产地,也渐渐沦落为游客眼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景点。
它们当中,年纪最大的已经存在了两千年,地位最高的也曾经影响过历史的走向,如果没有梁思成、林徽因,没有那些年年都跑到深山里埋头研究的人们,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它们的意义所在,更想象不出在中华大地上出现过什么样的硕果、奇迹。
为此,我们邀请到奋斗在文化遗产地一线的清源文化遗产保护团队,为大家讲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地。
这个团队由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建筑学院教授吕舟先生带领,在遗址、在洞窟、在古村镇,在祖国的高原与平川……只要有文化遗产的地方,就有清源的身影,他们一边修文物,一边讲述文物的故事。
今天,他们将用音频的形式,把这些年积累下来的丰富知识、一线经验,都慢慢地叙述给你们听,为我们所有人展现一个书籍之外、山河之间的别样文化历史。
必听理由
1、一本随身携带的立体史书、旅游指南
有些历史,只能在书中看见;有些历史,得借风霜去触摸。
有时候,读万卷书,不如亲自去看一看历史留下来的痕迹。而地标、古迹是时间长河中最忠诚的记录者,通过这门课,你将看到地理演变、先贤叹兴、民风民俗。
站在前人千凿万锤出的石窟大佛下,站在号子声言犹在耳的灵渠边,走过老北京的中轴线,看过江南第一村的布局,这样的经历,绝非每个人都能拥有,从中获得的眼界、提炼出的知识,更会是陪伴你一生的财富。
2、点亮中华地标,灌输地理意识
你会看到古都的脊梁,悬崖上的梵音,风水理念的巅峰践行地,以及解锁中华文明的水利钥匙……它们就像是围棋盘上的一颗颗黑白棋子,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次出现在指定的地方,携带着自己的使命与任务。
跟随着老师的讲解,你的眼前将会浮现出一副完整的神州棋盘,里面蕴含着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每一颗浮现出来的、闪闪发亮的棋子,都会为你指向最遥远、但也最亲近的华夏文明。
3、让你拥有眼睛看不到的知识?
普通人只能告诉你,在这些文化遗产地,我们能用眼睛看见什么。但是奋斗于文化遗产地保护一线的工程师、规划师们,还会告诉你,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有什么。
比方说,他们用先进的器材工具发现了什么、用专家级的技术采探出了什么。
在别人只能通过介绍语、畅销书等等了解粗浅的知识时,你身边却有13位一线工程师,全程带路讲解,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多年经验,为你讲述文化遗产地背后的事情。
双十一限时5折优惠64.5元
11.10-11.15
编辑:oneman#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