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二战时期,德国横扫欧洲大陆,为何瑞典偏偏能够置身事外?
时间:2019-11-14 00:02: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瑞典一直信奉中立政策,不反对任何一个国家。对任何一个阵营的拉拢,他们都选择了回绝。他们不拒绝对任何一个阵营的帮助,但是也拒绝加入他们。
依靠这种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成功在德、俄两国战火之间置身事外。而在二战这场席卷全球的战争中,瑞典同样保持了中立,为被战火波及。
那么瑞典是怎么在二战时置身事外的?
弱国无外交,瑞典能够在二战中的欧洲保持中立,置身事外,没有强大的实力是不能办到的!
因为他不是什么没有价值的小地方,而是北欧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着打动希特勒的资本。但同时,他也是北欧最强大的国家,甚至于曾经的欧陆霸主!
瑞典在欧洲的地位虽然不是顶尖,但绝对算得上强国。瑞典的领土面积并不大,不过其军事工业力量绝对不能小看。
在军用装备方面,瑞典本身就有着完备的生产线和精湛的技术,他们国家生产的火炮连德国都垂涎不已。在兵员方面,虽然瑞典地区的人口数量非常有限,不过他们却是“全民皆兵”。
只要遇到战事,所有能上战场的人都会装备上最精良的装备,所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瑞典的军队素质是位于前列的。 保卫国家的使命感加上最先进的作战装备,即使是一小支瑞典部队也不会被人小看。
况且当时的瑞典正规军有近五十万人,国内还有百万后备军团,到了真正作战的时候,它还能把丹麦和挪威地区的人员武装起来,如此规模的精英部队,德国肯定不会有太好的结果,就算拿下了瑞典,自己的损失也会非常惨重。
然后是地形方面,二战时期德国主要依赖机械化部队打入侵战,这种战略行动往往要依赖相对平坦的地形。但是瑞典的地形格外崎岖,机械化部位在它的领土内很难发挥作用。
瑞典的战略位置很重要,一方面,瑞典是在英、德、苏之间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瑞典又拥有丰富优质的铁矿石资源,其还是滚珠轴承的世界主要供应国。这些都增加了其在不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之间的战略重要性,使其成为各大国争夺的重要目标,这就给瑞典提供了很大的外交空间。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瑞典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谁也不帮的中立政策。
瑞典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其祖上虽然也阔过,还曾与沙俄争霸。但是后来国家衰落,无力发动战争,慢慢就变成了北欧地区的普通国家。弱肉就要被强食,1815年,列强在维也纳会议上强行瓜分了瑞典。
这个教训让瑞典人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低调。
而且被瓜分后的瑞典地缘环境很差,周边强国林立,瑞典东有强大的沙俄,南有强大的普鲁士,东南有强大的英国、法国,哪个都不是瑞典能得罪起的。由于瑞典特殊的战略位置,这些国家都想拉拢瑞典。而瑞典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即保持中立,不要趟大国争斗的浑水。
一战是这样,二战还是这样。
而瑞典并不死板,知道左右逢源,善于利用这一优势。
在二战前期,法西斯势力猖獗的时候,瑞典对轴心国做出了很多的让步,比如向德国提供大量的铁矿石、木材、滚轴、机械等物资,这使得法西斯无需占领它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战后期,当反法西斯协约国占据优势时,瑞典就渐渐取消了对德国的让步,开始向协约国靠拢,对此,法西斯虽然很恼火,但又无可奈何,比如1943年7月29日瑞典就不允许德国过境瑞典运输。
就这样,瑞典依靠在战争的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向强者妥协让步的政策,博取了交战双方中优势者对其中立立场的认可和维持,同时处于劣势的一方一方面出于理解,另一方面出于无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瑞典为自己的敌人服务,却又无力干涉。
如果要说德军没有触犯瑞典的一丁点利益,那也是非常不准确的。在德军对欧洲临近海域实行潜艇封锁以后,各个国家的船只都会受到“无差别”对待。只要被潜艇盯上的船舰,都会被送上一颗鱼雷。
瑞典的民用商船在这个过程中也蒙受了一定损失,一小部分商船被德军潜艇击沉。不过得知消息的瑞典政府并没有表现出不满,也没有提出让德国负责赔偿的提议,这样的“意外”事情就多次被他们忍了过去。
就算德军有攻打瑞典的想法,但是面对这个如此“卑微”的国家,它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如果当时德国“不讲道义”的对瑞典用兵,那么周围的土耳其以及瑞士也一定会进行反抗,到时候局势就不怎么有利了。
不管手段如何,瑞典最终在战争中获得了和平,不仅仅在二战之中,近代欧洲或者世界范围内发生的战争,瑞典都可以置身事外,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在别的国家进行战争之时,瑞典在继续和平发展,这也是它们能一直保持强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