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明朝在北方败局已定,崇祯帝为什么没有迁都南京?
时间:2019-11-16 15:42:2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近期读了樊树志先生所著的《崇祯传》。本书以详实的史料,生动再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30多年的短暂人生。
在大家印象中,崇祯帝是一位亡国之君,应该为大明的崩溃承担全部责任。事实上,正如前人所言,明朝的灭亡在万历年间就已经注定了,国祚传到崇祯帝手里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樊树志先生通过丰富的史料证明,崇祯帝并非无所作为、耽于享乐的昏君,相反,他是一位励精图治、节俭勤政的皇帝。
他17岁登基称帝之初,毅然拿下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就显示着他力图挽狂澜于既倒的决心和胆略。
影视剧中的崇祯帝。
但遗憾的是,崇祯帝的努力未能挽救明朝国运,大明帝国终于在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轰然倒塌,他本人及其家人也都惨然死去。
明朝灭亡的根源埋藏于万历年间,是不是说崇祯帝就可以不负责任了呢?那当然不是,他自身的性格缺陷和决策失误,加速了明朝的灭亡,甚至丧失了别开生面的机会。
关于崇祯帝治国的得与失,樊树志先生在书中均有扎实的论述,小编在本文中只聚焦于一点:崇祯帝在大事面前太糊涂,优柔寡断。在此举两个典型的事例加以证明。
第一个大问题:要不要与皇太极和谈?
明朝的处境可谓四面楚歌,内有张献忠、李自成等掀起的农民起义,外有八旗兵的频繁袭扰。相比之下,朝廷国库空虚、明军兵力不足,根本无法同时应对内外两场战争,守外则失内,击内则失外。
1638年,内外交困日亟,崇祯帝不得不向朝臣提出先安内还是先攘外的问题。兵部尚书杨嗣昌作了回答,他明确主张与八旗兵“互市封赏”,即和议。以和议争取北边三年无事,集中精力平定内乱。
在崇祯帝心中,他非常认同杨嗣昌的建议。
其实,与八旗和议并非新话题。崇祯帝即位之初,皇太极通过蒙古方面和直接给蓟辽督师袁崇焕写信,表示了通好的愿望,终因朝中大臣激烈反对而作罢。
崇祯帝手迹。
这一次,崇祯帝打算往前迈一步。在杨嗣昌主持下,辽东巡抚方一藻与皇太极开始了接触。
双方经过几个回合的试探,表明了诚意,尚未谈及细节,朝中大臣已经炸锅了,杨嗣昌差点被口水淹死。
对于特别看重夷夏之辨的大臣来说,和议绝对难以接受。他们纷纷提交奏章,弹劾杨嗣昌,斥其别有居心。
他们的言论大多站在道德或党争的立场,既无视严峻的现实,也故意忽略隆庆年间明廷与蒙古俺答汗和议的历史,对于如何解决当前的困境更是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如果崇祯帝乾纲独断,果断地将和议政策执行下去,“以练兵为正道,开市(和议)为权宜”,争取东北边疆三年和平,未尝不能获得一线生机。
不过,崇祯帝十分顾忌汹汹朝议,虽然他也认为和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犹豫不决,致使明军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永远丧失主动权。
第二个大问题:要不要南迁留都?
历史上,大宋朝廷南迁,偏安东南,国祚再延续150多年。当北方局势糜烂之际,崇祯帝不难想到迁都问题。要知道,在留都南京,有一套完整的、现成的六部班底,只要过去,朝廷即时可以运作。
李自成及其军队。
1644年大年初三,明廷的败局已不可收拾,崇祯帝与左中允李明睿商谈国事,李提到:“惟有南迁,可缓目前之急,徐图征剿之功。”
崇祯帝说:“朕有此志久矣,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朕志决矣,诸臣不从,奈何?”
这句话透露出,崇祯帝很想南迁,无奈大臣们都不同意。所谓“诸臣不从”,指以内阁首辅陈演、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为代表的大臣反对南迁。他们把南迁之议斥为“邪说”,甚至扬言“不斩明睿,不足以安人心”。
后来,左都御史李邦华又提出一个太子监抚南京的方案,在朝堂激辩一阵子之后也不了了之。
死守北京明显毫无胜算,崇祯帝为什么就不能力排众议,果断南迁呢?毕竟天下是他老朱家的啊。
臣子吴伟业看得清楚:“上意非不欲南迁,自惭播越,恐遗恨于万世,将俟举国请而后许。”
原来如此!南迁有逃跑之嫌,崇祯帝怕在历史上留下负面评价,所以他等着朝野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纷纷要求南迁的时候再实行。
崇祯帝自缢处。
不过,要让那些大臣们在南迁问题上达成一致,真比登天还难。就在崇祯帝摇摆不定的时候,李自成的大顺军兵临北京城下,大明帝国和崇祯帝的厄运降临了。
无论与八旗议和,还是南迁留都,都不乏支持者,绝非“无人赞襄”。作为一国之君,如果崇祯帝一言九鼎,奋勇推行自己的规划,1644年的历史存在改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