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层防治青光眼,守护更多患者光明

时间:2021-03-05 18:00:1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青光眼是仅次于白内障的全球第二大致盲类眼病,且致盲后不可逆。为提高公众对青光眼的知晓率,自2008年起,世界青光眼协会联合世界青光眼患者协会将3月6日定为“世界青光眼日“。今年的3月6日是第14个世界青光眼日。

青光眼大多为病理性眼压增高所致,持续的高眼压会损害视神经,影响视功能。若不及时治疗,视野会逐渐丧失,直至失明。据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大约有6700万青光眼患者,我国约有2200万青光眼患者,已成为全球青光眼患者最多的国家。

许多人认为青光眼是老年病,事实上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有关数据显示,青光眼在整体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致盲率高达 22.7%,占失明总人数的 8.8%。其中4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4%,大约有 920 万人,其中55% 单眼失明,18.1% 双眼失明。而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则高达 4%-7%。高患病率、高致盲率,使得在十二五期间青光眼就已被纳入国家防盲治盲的规划中。

青光眼不仅致盲率高,大多数类型的青光眼还起病隐匿,发展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到了后期却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因此这一疾病又被称为“沉默的致盲疾病”或“视觉的小偷”。隐匿性增加了发现的难度,国际调查结果显示, 患者居住地与青光眼早期诊断率有明显关联,早期青光眼患者多为居住在地级市以上城市的居民,而中晚期患者多住在乡村。因城乡就医条件、患者经济情况的差异,乡村患者比城市患者更晚发现疾病,受限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条件和诊断技术,他们即使出现了青光眼相关症状也不能得到及时诊治,特别是边远山区的患者,常常到晚期,甚至是单眼或双眼已失明才来医院就诊。

做好城乡居民青光眼防治工作,广大基层医生是关键。不仅要在治疗上对症处理, 更重要的是在预防方面下功夫,帮助患者尽早发现病情, 控制病情, 发挥医疗的最佳作用。

1. 通过教育提升公众知晓率

即使在发达国家, 约50%的青光眼患者未察觉自己已患病,以至于未能及时治疗;而在发展中国家, 这个数字更是高达90%。我们需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来提高我国青光眼的公众知晓率,正确引导广大居民认识青光眼的危害,知道青光眼是全生命周期都可能患上的疾病,引导居民定期进行常规眼科检查或有眼部症状时主动、及时寻医。

2. 早期筛查

青光眼发病隐匿,早期大多没有任何明显症状,还能保持着较好的视力,从而不易被发现,以致多达50%的青光眼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因此,眼科专家建议正常人群35岁时就要做一次青光眼检查,4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和眼底检查。

除了患者主动检查外,基层医院也应积极开展青光眼筛查工作。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我国青光眼的常见种类,在潜伏期或早期阶段就能被识别,在症状出现前患者能够被检出,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以人群为基础的疾病筛查标准。40岁及以上人群中大约存在3%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加强基层医院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工作,尤其是在某些青光眼高危人群, 如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眼、糖尿病等人群进行筛查。可以起到对原发性闭角型、继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从而达到降低青光眼致盲率的目的。

3. 提升眼病诊断能力

现有的眼科医疗资源、检查设备以及眼科医师大多集中于我国大中型城市,当前,在缺乏眼科专业检查设备的情况下,基层医生仅能通过眼表的改变及患者的主诉进行判断。一般能认识症状典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而那些症状不明显或者不典型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大多数患者最后均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地市级以上医院才得到确诊。在我国,约70%的人口分布在农村,所以基层眼科、全科医生才是防治青光眼的重要群体,应该重点提高基层医生的青光眼诊断能力。

云鹊医作为覆盖230余万基层医生的医疗服务与教育平台,针对防治青光眼,特邀眼科专家录制了4节课程,包含青光眼的病因及症状、危害、临床检查、治疗、术后护理等,为基层医生提供学习参考,目前已有近2万名医生学习。此外,云鹊医还推出了10节相关音频及文章,帮助基层医生补充青光眼防治知识。

为了更好地推动青光眼防治工作,云鹊医还将在平台推出青光眼防治漫画及相关文章,供基层医生开展患者教育使用,助力提高公众知晓率。同时,将积极连接社会资源,共同推进青光眼早筛工作。此外,还将持续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诊断能力,搭建转诊系统,助力基层首诊、上下转诊,把青光眼防治建设为系统工程,全方位守护患者健康。

青光眼虽可怕,但只要我们共同做好防治工作,提高公众知晓率,提高基层诊断能力,做好早筛早诊早治,就能守护更多患者的光明。

上一篇: 上班族头痛可能是颈椎问题?用SKG G7...

下一篇: 澳洲又曝出医学丑闻,“不靠谱”技术竟然用...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