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减税费2万亿无悬念,明年减负新政可期

时间:2019-10-31 00:13: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今年减税费2万亿无悬念,明年减负新政可期

17834亿元!国家税务总局30日披露的这个数字,代表了前三季度减税降费的进度。“这说明,今年减税降费的政策落实有力,而且规模实际上超过预期,力度空前。今年全年将超过2万亿元。”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告诉第一财经。

朝2万亿元冲刺的减税降费政策效果也已显现。税务总局减税办常务副主任蔡自力介绍,税务部门对政策实施效应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减税降费对稳定经济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减税降费是一个动态调整和完善的过程,财政部正在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调整有关政策措施。近期已有一批政策出台,而一些新的政策也正在酝酿。

与此同时,由于大规模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的冲击较大,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也越来越受外界重视,2020年是否会出台新一轮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以及如何平衡减税降费与财政风险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剖析前三季减税降费

前三季度减税降费数据,是观察整个减税降费政策实施的重要节点。

一方面,有着万亿规模的增值税减税新政自4月1日实施后,刚好满半年。另一大减税主力军个税改革,自去年四季度部分政策率先实施以来,刚好满一年,个税减税接近尾声。

国家税务总局3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披露了前三季度减税降费数据,在1783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中,减税15109亿元,社保降费2725亿元。

减税无疑是这一轮降负的主力军,其中增值税减税规模最大,个税其次。前三季度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改革新增减税7035亿元,个人所得税两步改革叠加新增减税4426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1827亿元。

观察增值税减税的行业分布,可以发现前三季度制造业减税占了减税总额约三成,批发零售业约两成。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之所以受益大,主要是今年增值税税率大幅下降了3个百分点。

这轮增值税改革底线是让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税务总局披露的前三季度数据显示,制造业行业税负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行业税负同比下降3.27个百分点,建筑业税负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等。

“行业税负下降是最能体现减税降费效果指标,因为它会直接提高企业利润率。比如制造业税负下降1.08个百分点,假设一半转化为利润,企业利润率上升约0.54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是5.91%,这相当于减税降费让企业利润上涨近10%,这个额度很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田志伟告诉第一财经。

税务部门调查数据显示,92.2%的纳税人认为减税降费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提振了市场主体信心。前三季度,45%的制造业纳税人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研发投入,这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

蔡自力介绍,前三季度个税累计人均减税1764元。个税的减少,直接增加了居民收入,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前三季度反映居民消费活力的生活服务业、互联网批发和零售销售收入保持较高增速。

政策完善、新政可期

随着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进度过半,财政部正密切关注各行业税负变化,及时研究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确保减税降费措施落实到位。

比如,9月30日,财税部门发文将生活性服务业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10%比例提至15%。目的是增加生活性服务业税前扣除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此前生活服务业减税规模相比于其他行业来说偏低。

财政部部长刘昆此前也表示,减税降费是一个动态调整和完善的过程,财政部将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调整有关政策措施,推动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更好的效益。

比如,9月4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文对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进行调整,最核心的内容是放宽了退税条件。这一政策目的正是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减税力度,促进相关行业扩大生产投资。

未来,一些减税降费的新政策也备受市场关注。比如,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

安永大中华区量化服务团队主管合伙人史川曾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此次制造业重点行业可能聚焦在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及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个领域相关的重点行业。此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已经由50%提升至75%,此次对于制造业重点行业可能有望提升至100%左右。

施正文认为,2020年我国还有望继续出台较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有望进一步降低,而且朝着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方向努力推进。企业所得税税率也有下调的空间,针对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也可以进一步放宽标准。随着部分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推开,社保费率也可以考虑适当下调一两个百分点。

财政可持续性受重视

一位西部财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减税降费对当地财政冲击较大,目前地方财政收入负增长。刚性支出如“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支出”、扶贫支出越来越大,而且地方偿债高峰期也正来临,这使得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十分大。

今年前三季度,受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全国税收收入罕见出现下滑(-0.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增长3.1%,创至少十年最低值。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9年降成本报告认为,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能否切实落地,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弥补因大规模减税降费造成的财政收支缺口,保证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财政的可持续性。

财科院报告称,以某自治区为例,2019 年以来,全区地方级税收收入持续负增长,上半年,财政收入保持正增长,并完成序时进度收入目标,全依靠非税收入支撑,2019 年1~6 月非税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在全国各省中占比最高。而随着减税政策深化,降费政策叠加施效,税收收入进一步减少,传导至非税收入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且前期非税收入中一次性因素较多,不具可持续性,非税收入增长空间十分有限。部分市县“三保”支出将出现缺口。

事实上,为了支持今年减税降费落地,中央和地方采取了不少新举措,来保障“三保”支出,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做好当前财政收支预算管理 支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通知》,要求各地坚决推动减税降费政策不折不扣落地,同时多渠道开源弥补减收,过“紧日子”压减一般性支出,硬化预算支出约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做好预算调整,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为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不少省份将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提至10%,调降收入预期目标。采取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盘活存量资金和国有资源资产等方式筹集资金。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目的正是稳定当前收入分配总体格局下,缓解地方财政运行困难,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财政部今年将地方转移支付金额提至7.54万亿元,力度明显加大,这些钱向基层财政困难地区和受减税降费影响较大的地区倾斜,增强这些地区的财政保障能力。

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密切关注地方财政运行情况,指导各地扎实做好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化解措施,确保地方财政运行平稳。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去年四季度财政收入基数较低,加上去年10月份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翘尾减收因素没有了,预计全国财政收入增长将有所回升。从中央来看,特定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等还会有一些收入入库,预计可以完成全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5.1%的预算目标。

责编:黄宾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上一篇: 东阿阿胶发三季报:清库存致业绩下滑较上季...

下一篇: 连续两年未完成目标后,绿景中国获注入深圳...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