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他曾是郑成功的手下,后来投降清朝,且建功立业
时间:2019-10-31 12:29: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施琅是明末清初的优秀军事战将,最初是明朝将领,后来投降清朝。作为降将,施琅的结局,相比孙可望、郑芝龙等人,要幸运得多。他在清朝的功业以及仕途,与台彭密不可分。
一、降清之后,专心孝忠大清
顺治三年,清军平定福建,施琅随郑芝龙投降,然后与清军一起,继续平定明朝残余势力。郑成功拒不投降,而且企图策反施琅,施琅不肯。
于是,郑成功派人逮捕了施琅,并拘禁他家人。施琅逃脱,但其家人大多被杀害。
顺治十三年,施琅追随清军定远大将军济度打败郑成功,因功而被升为同安副将。
康熙元年,施琅升任水师提督。这时的郑成功已经去世,郑经企图来犯。施琅招募荷兰水手,配合靖南王与福建总督,率兵退敌。论功行赏时,施琅被加授右都督,后又升为靖海将军。
康熙亲政前,对郑经主要以剿为主。施琅三次远征郑经,但皆因天气原因,以失败告终。
随着康熙与鳌拜矛盾的激化,再加上大清内部需要休养生息,因此,清廷对郑经的策略改为合谈为主。施琅受命,两次赴台招抚,但郑经方面却表现得很轻视,没有派重要人员出面商讨。
于是,施琅两次上书朝廷,提出“台湾剿抚可平”、“寓剿于抚”的策略。但朝廷并没有采纳施琅的意见,而且调他进京,授其为内大臣,并裁去水师与水师提督。康熙这样做,充分释放出对郑经和平谈判的诚意。
在朝廷平“三藩”时,郑经又借机出来蹦哒,他派刘国轩为总督,并赐其尚方宝剑。刘国轩统兵数万,先发制人,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郑经表面势不可挡,实际上是强弩之末。这一点,被福建总督姚启圣所觉察,他说:
“贼兵不过三万,虑其聚集而势雄。今得诸邑,必当分众把手,众分则势弱,势弱则破之易也。此兵法所谓兵多贵分,兵少贵合者。”
康熙出动三路大军讨伐刘国轩,还组建新的水师。随着三藩的平定,清军越来越强,刘国轩却越来越吃力,最后只得撤回台彭。
康熙二十年,郑经病故,十二岁的郑克塽继位,郑氏方面内部混乱。姚启圣得知后,认为这正是“天亡海逆之时也”。但事关重大,他马上与各方将领商讨,然后联名向康熙上奏:
“会合水陆官兵,审机乘便,直捣巢穴。台湾孤悬海外,处处接险,统师远剿,时地难测,非臣等所敢擅定也。”
康熙接到姚启圣的奏折后,随即下令福建文武大臣,剿抚并用,相机行事,务必收复台彭。
然而,原水师提督万正色自从收复金、厦后,就主张防守海疆,反对跨海作战,认为“台湾断不可取”。水师提督是能否平台的关键人物,让反对出兵的万正色继续担任水师提督显然是不合适的。
二、康熙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并征求多方意见,决定再次启用施琅
在康熙十七年,姚启圣就曾力荐施琅“堪任水师提督”,但被康熙否决。这倒不是康熙不识施琅才干,而是施琅的长子与侄儿在郑氏军中任职,不方便使用。
后来,施琅的子侄因擒拿郑经失败,全家都被灭口。姚启圣得知此事后,马上报告康熙,并再次举荐施琅。
康熙为了万无一失,还做了详细的调查,还特地征询李光地的意见。李光地也表示,施琅可堪重任。
在姚启圣与李光地的举荐下,康熙任命施琅为水师提督,并给予其全面支持。当时,朝中有许多臣子认为施琅“不可遣,去必叛”。康熙认为,如果没有施琅,“台湾断不能定”。
施琅“生长滨海,总角从戎,风波险阻,素所履历”,因此,对于海上的形势了如指掌。康熙初年,他在清廷克复金、厦后,就向康熙表过决心,希望带领一只水师,攻克台彭。这次康熙的任命,正好也符合他先前的心愿。
三、不负康熙厚望,决胜澎湖
施琅到了前线后,立刻整顿军备。他深知总督、巡抚不熟悉海战,担心在指挥作战时受到掣肘,以至影响战事。因此,他力争“专征台湾”的指挥权。
康熙并没有同意施琅的请求,只是将总督、巡抚作出权力分工:
“总督姚启圣统辖全省兵马,同提督施琅进取澎湖、台湾,巡抚吴兴祚有刑名钱谷诸务,不必进剿——《清圣祖实录》”
到了工作中,施琅与姚启圣摩擦不断,两人矛盾主要集中于形势的估计、用兵方略以及剿抚问题。
姚启圣的侧重点在招抚,他出任总督后,便推行各种形式的招抚奖励条款,郑氏投诚官兵,按贡献大小,一律给予大小不同的奖励。为了让招抚常态化,他还另外建立修来馆,派专员负责招抚。此外,他还派间谍潜入台彭,对郑氏内部进行策反。
姚启圣的招抚活动,对瓦解郑氏内部起到重要作用,但他对武力征剿缺乏信心,一直认为“无可破可剿之机”。
施琅主张“寓剿于抚”,将重点放在了剿上,他给康熙建议是:
“先取澎湖,扼其吭,拊其背,逼其巢穴,使其不战自溃,内谋自应。”
总督、提督的争端越闹越大,而且相互指责,最后,康熙采纳明珠的意见,授予施琅专征之权。
施琅奉旨专征,立刻率领水师官兵,浩浩荡荡进兵澎湖。敌方倾巢出动,清军奋勇出击。经过一番海战,清军焚烧敌船百余艘、敌兵无数,并成功拿下澎湖。
澎湖决战,基本上摧毁了郑氏的军事力量。接着,施琅下令优待俘虏,严禁乱杀战俘,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郑氏集团眼见大势已去,交出延平王金印,投降清廷。至此,清廷顺利收复台湾,施琅因功被晋爵靖海侯。
秋媚说:施琅虽是降将,却对大清忠心耿耿,不像吴三桂等人那样反复无常。在收台的过程中,他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