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明天能否“一锤定音”,就看莫迪怎么选

时间:2019-11-03 20:13: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RCEP明天能否“一锤定音”,就看莫迪怎么选

涵盖16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能否在11月4日顺利完成,就看印度总理莫迪的选择了。

据日媒报道,多位匿名人士表示,15个国家都在等着印度达成协议。日本政府人士私下透露,有其他国家谈判代表来问日方代表,如果把印度排除,其他国家先签怎么样。

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长洛佩兹则在2日公开表示,“某国”正在就国内的一些问题进行磋商以及确认工作。

最新消息显示,16国贸易谈判代表在4日到来之前仍在谈判,且取得了一定进展。2日,日本一名在曼谷开会的高级官员透露,在4日RCEP相关领导人峰会后会发表联合声明,不过他没有披露更多细节。

印度媒体则报道称,莫迪会在4日的RCEP领导人会议上宣布最终决定,而印方料定届时将有“政治上的决定”。

对于RCEP在今年内大框架上达成一致的前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还是有可能的,因为领导人很坚决,所以各国也需要付出努力,哪怕达成一个框架性协议,剩余的慢慢再解决也是可以的。”

“他们现在面临的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政治决断问题。”霍建国说。

印度的担忧

印度在最后一刻仍不愿开放国内市场的谈判立场,考验了其他成员国的耐心。在11月1~2日进行的峰会前夕谈判中,印度依然希望能够争取到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倾销冲击的最佳机制。

早在10月12日,在曼谷举行的RCEP贸易部长会议上,由于持续存在的分歧,各方没有在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即为印度希望针对进口产品实施一种“自动触发”保护机制,以便更好地保护本国企业不受进口产品激增的影响。

例如,一旦某一特定敏感产品的进口超过了规定限额,这一机制就会发挥作用。同样,印度希望RCEP所有成员方都能适应一种恢复或过渡保障机制。

“每年印度都有相当额度的贸易逆差,要保护一下印度国内这种非成熟产业,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经合组织与东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沈铭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配额方面,可以定一个很高的配额,以后永远也不会超过,类似于美墨加三方在《美墨加协定》中的做法,在未来这个配额也不会令人担心。”

目前,令莫迪为难的原因来自于印度国内,即RCEP有可能会对印度国内产业不利,并继续扩大印度对外贸易逆差。印度方面数据显示,2019财年印度对潜在RCEP成员国的贸易赤字高达1050亿美元。

当下,印度经济增长又正在放缓。根据印度官方最新数据,今年第二季度印度经济增速为5%,已连续第五个季度放缓,并创下6年来新低。其中,9月印度出口额下降6.57%,至260.3亿美元,进口额下降13.85%,至368.9亿美元。

咨询公司IHS Markit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Rajiv Biswas)指出,印度制造商正面临“相当大的挑战”,尤其是汽车制造商面临着“由于汽车销量下滑而造成的严重危机”。

比斯瓦斯说,宏观经济环境加剧了印度制造商对RCEP协议中对印国内市场份额的潜在负面影响的担忧。

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则在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在其他问题上,印度人还担心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乳制品生产商的竞争。”

这些担忧导致印度的工会和农民团体对加入RCEP一事持强烈批评意见。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农民团体认为,RCEP将取消大部分农产品进口关税,且农民还将面临种子公司提出的知识产权挑战等。

在这种情况下,莫迪政府不仅面临着来自钢铁和乳制品等行业对RCEP谈判的抵制,而且还面临着监督这些行业的政府部门的抵制。

印度渔业、畜牧业和乳品业部长吉里拉吉•辛格(Giriraj Singh)最近就公开发言,要求印度商务部在谈判时,要将乳制品行业排除在RCEP之外。印度钢铁工业部门也已经表达了类似担忧。

莫迪的双重赛局

在10月,RCEP各谈判方就约定,谈判代表必须在10月22日之前解决所有问题。

10月22日之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将被冻结,只能由各国领导人在11月4日会晤期间作出决定。消息人士称,16个国家的贸易部长和谈判代表必须向各自的领导人说明目前哪些问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不能解决,以便在领导人峰会上发出恰当的公告。

外界普遍认为,只要印度不在最后一刻放弃签署协定,RCEP谈判就有可能在4日的峰会上达成一定成果。

霍建国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了目前印度立场的微妙之处,印度是面临压力,但态度是“都黄了(只要)跟我没关系就行,但要说是我耽误事了那也不干”。

“所以我觉得,如果这一次突破不了,(谈判)下一步会分化。”他补充道,(今年)再无法达成的话,基本就宣告RCEP告终,因为再说推迟到明年或者后年,可信度就不强了。

沈铭辉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莫迪应当是可以搞定国内反对意见的,且莫迪已经顺利连任,目前的局势一方面来自于印度国内农民、工业界的反对 ,另一方面也是莫迪用来谈判的一个手段。

在莫迪使用经典“双重赛局”谈判方式的同时,仍要看到的是莫迪已经表明的态度。

“莫迪前期已经对RCEP表态(肯定)了。”沈铭辉补充道,“我对此还是比较乐观的,他前期表态后,现在往回收也收不回来多少了。”

欧亚集团在报告中亦持类似看法,即莫迪似乎“终于给印度谈判代表开了绿灯,让他们在曼谷寻求达成‘实质性的结论’”。

报告得出上述判断的原因包括:其一,印度可以确保该协定将敏感的农产品排除在协定之外,并争取较长时间来降低其他许多产品的关税;其二,中印之间有关减少双边贸易不平衡的承诺,缓解了印度的一些担忧;其三,莫迪意识到,进一步推迟RCEP的签署可能会影响印度与东盟的关系;其四,“实质性结论”不具有约束力,如果印度国内出现重大反弹,它将为印度提供回旋余地;其五,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印度加入RCEP的长期利益超过了国内的短期担忧。

该报告预测,11月4日的RCEP峰会上达成“实质性结论”(或有类似效果措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现在看来,各国很有可能会达成一致。这个“实质性结论”,指的是在大部分而不是全部文本内容上达成一致。同时,为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的进一步谈判可能会在2020年完成。

比斯瓦斯指出,印度能从RCEP中得到的商品贸易的长期经济收益预期相对温和,但印度仍将受益于服务贸易和投资流动。不参与RCEP可能导致成员国之间“在贸易流动加剧的同时,贸易转移效应下降”。

RCEP由东盟十国于2012年发起,邀请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共同参加,旨在通过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建立统一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涵盖约全球人口的一半,32.2%的全球GDP,29.1%的全球贸易以及32.5%的全球投资,达成后将成为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区域自贸协定。(记者高雅、实习生李欣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盛媛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上一篇: 伊朗向海湾地区国家发出和平倡议

下一篇: 点赞!七旬老人出走失联3天2夜引发市民关...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