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来了!

时间:2019-11-07 07:18: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中国地质大学,来了!

这个学校

自带一种独特的气质

以至于

即便你从来都没听过它的校歌

但是你一听就知道它是谁

哦,可能连歌都不用听

看个名字就知道了

不信你试试?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

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

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

穿着登山装,戴着渔夫帽

背着野外必备三件套

目光炽热,脚步坚定

中国地质大学,来了!

经纬纵横处

这儿是地大

提起地大

北京人

哦,我知道,学院路的那个嘛

武汉人

哦,我知道,南望山脚下的那个嘛

其他人一听,嗯,都没毛病

转念一想才惊觉

原来有两个地大?

据说有一对双胞胎

约好了一起上地大

从此

一个人的早餐是武汉热干面

另一个的早餐是北京炸酱面

如果上天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他们一定会给当初的约定加一个备注

“(武汉)”或者“(北京)”

其实这都可以理解

因为这两所学校的关系

就正如这对双胞胎一样

本是一家人

最初

人们叫它北京地质学院

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等院校的地质系(科)

合并组建的

1952年

它诞生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

在北京地质学院首届开学典礼上

中国地质科学的重要奠基人

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

动情地说

“现在新中国办起了惊天动地的事业

……

北京地质学院是动地

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

……

你们是新的土地公公,土地婆婆

我代表地质部向你们祝贺”

激昂的话语使台下掌声雷动

地大师生怀着满腔热情

怀着对开创新中国地质事业的憧憬

从这里出发!

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

1978年,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北京原校址恢复办学

随着1987年

中国地质大学这个名字的亮相

武汉、北京形成了两地办学的局面

地大校园内的“四重门”

诉说着这段历史的更迭

经历了幼年时的快速成长

少年时的辗转磨砺

地大依然是那个不改赤诚本色的青年

愈挫弥坚

在北求珍悟石,在南致地有声

不断攀登着更高的山峰

地大之锤

凿出大地之光

在地大的校园里

都有这样一个标志性雕像

他腰上别着地质锤,胸前挂着放大镜

手拿罗盘,脚踩岩石

微蹙的眉头仿佛在深思着什么

刚入校园的学子总会忍不住猜测

这是谁啊,是哪个名人吗?

后来

当他们出野外实习的时候才发现

哎哟,这一模一样的装备和姿势

不就是自己吗

第一次听说要出野外的时候

大家的心里都是无比兴奋的

可以出去玩咯!

可是去了的人才知道

在北戴河实习基地,鸽子窝没有鸽子

在周口店实习基地,八角寨没有八角

在秭归实习基地,和尚洞没有和尚

那里只有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

还有写不完的报告画不完的图

写不完的报告画不完的图

写不完的报告画不完的图

老师常常会安慰学生:

“今天的路线不爬山,最多就是有些起伏。

同学只能小声嘀咕:

“对,200米以下都算起伏……”

(地学定义里海拔500m以上、相对高差200m以上的才算是“山地”)

更让同学们“深受打击”的是

那些平时看起来

连走路都很小心的老教授

一爬起山来,仿佛脚底生风

能生生把他们甩下一大截

真的是,年轻学生不要面子的嘛

这可不行

回去得赶紧在体育课上

好好练练体能

跑步?跳绳?羽毛球?不不不

野外生存、定向越野

攀岩、滑翔伞听过没?

“硬核”的地大人都爱学这个!

毕竟,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地质工作者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怪不得

他们有这样一句自嘲的话广为流传

“远看是逃难的

仔细一看原来是勘探的”

说起来真是一把辛酸泪

在一年又一年的岁月里

地大人穿梭在崇山峻岭中

他们记录历史,预测未来

那地质锤采下的标本里

藏满了地球的故事

校园内的地质博物馆

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陈列着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

4万余件地质标本

每一件展品

都代表着一份荣耀与辉煌

也折射出辛勤的地大人

用手中的那一把小小的锤子

凿出的大地之光

放大镜中的世界

地质放大镜很轻很小

两根手指就能轻松将其拿起

地大人就是透过这薄薄的镜片

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这是地大务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对于大部分的地大学子来说

认石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刚开始啥也不懂,想法都很天真

“同学们,这是什么?

“水泥!

“不,看仔细点,这是灰岩!

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之后

大家的警戒值都蹭蹭往上涨

绝不轻易下定论

于是你偶尔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群学生围在一起

煞有其事地分析着

岩石类型、结构构造、断口、光泽

然而这时候老师却又走过来

幽幽地丢下一句

“你们围着一个水泥墩子在干嘛?

不过专业严格的系统训练

也练就了地大人的火眼金睛

从此,碧水青山在他们眼里

全都自动过滤为山体的褶皱、断层

岩石的波痕、结理

这样的“应激反应”会持续多久?

嗯……不长,大概也就五六七八十年

在大家眼中:

在地大人眼中:

常年累月形成的习惯

不仅体现在学习工作中

在生活中也可见一斑

本来吧,7:1的男女比

就足以让他们在各大高校中“傲视群雄”了

他们还从来都不太会说海枯石烂这种话

因为在地质纪年中

海枯石烂是仅仅几百万年

就会发生的事情

承诺虽不轻易给,但出手了就不一般

毕竟普通人度量时间的单位都是年、月、日

他们动不动就是宙、代、纪

而且你还可能收到各种各样的“石头”

没什么大不了,也就是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玛瑙、紫水晶

等等之类的啦~

果然是地大,地大

地球之大,舍我其谁;

质地非凡,谁与争锋!

霸气不是一点点

罗盘指引前行的方向

磁针转动

地大始终方向不变,初心未改

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

怀着探求地球科学真知

奉献祖国地质事业的崇高理想

挑战艰难与险阻,抛洒青春与汗水

他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

也有人尊称他为“嫦娥之父”

嫦娥一号第一次成功近月制动时

他眼含热泪连声欢呼

“绕起来啦,绕起来了”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

新中国刚成立时,百废待兴

我国要搞地外研究

却又得不到月球、火星的样品

他就捡掉落的陨石开始研究

但最后却实现了我国“奔月”的神话

当初他说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现在他说

“祖国强起来有你的贡献,是最大的幸福。

“也许,我们这样的人都是傻瓜吧”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

这样自嘲道

鱼化石,让她迷恋了大半辈子

她开创性的工作

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

因此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这也让默默钻研几十载的她

在耄耋之年

一跃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国民女神”

而如今

她主动将炙手可热的研究领域交给年轻学者

自己转而投身少有人关注的

新生代鲤科鱼化石研究

因为她觉得

“这一块再不做,中国就赶不上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地层古生物学家殷鸿福

不仅是地大的优秀学子

更是地大的优秀教师

被评为2018全国最美教师

“舍得了功名,耐得住寂寞,坐得稳冷板凳”

这是他送给学子的忠言

“问道争朝夕,治学忌功利”

这是他贡献给教师的良方

前段时间

电影《攀登者》热映

片中原型人物之一就是地大学子王富洲

他和队友向“死亡路线”发出挑战

最终站在珠穆朗玛峰之巅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

首次北坡登顶的壮举

50多年后

地大登山队的足迹

已遍布世界七大洲最高峰

徒步穿越了南、北极点

书写了“7+2”的传奇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攀登精神

在一代代地大学子的血液中流动、传承

……

登珠峰之颠,入青藏荒原

跨南海诸岛,临黑水之北

地大人从不畏惧挑战

朝一个个无人之地进发

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这都无法阻挡他们

追寻融汇艰苦和光荣的梦想

67年风雨兼程

还有无数默默无闻

奉献在边疆和基层的地大人

正不断点亮地质版图上

一个又一个空白

见过马琳诺的寒冬

也见过第三极的升隆

丈量过所有的山川河流

只为找寻心中最温柔的那一抹褶皱

紧握手中行囊,目光望向远方

这就是地大人的模样

深达地心,蕴于缝隙

跨越几个地质纪元

他们将那份炽热的爱

都化作一句祝福

地大!

生日快乐!

从寒武纪等到了第四纪

而地大在这里

等你

来源:新华网(图片、动图等资料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宣传部(新闻与信息管理中心)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统筹提供;历史部分内容和资料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档案馆)

总策划:郭奔胜

策划:刘洪

监制:张立红

统筹:梁甜甜 商亮

作者:张玲琳 吕松卓 王延洲

摄影:陈华文 董范 张睿 张玉贤 周阳 刘宏宇 张晴 堂日库提 彭昊山 廖雅敏 刘嘉琪

视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新地影工作室

编辑:赵冰

校对:蔡梦晓

世界那么大,一起去看看?

上一篇: 迷恋盲盒的年轻人

下一篇: 何君尧录视频口述遇袭经过,香港各界强烈谴...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