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他拒领百万奖金数学“诺奖”,最大奖励就是证明自己的理论

时间:2019-11-10 20:58: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他拒领百万奖金数学“诺奖”,最大奖励就是证明自己的理论

如果说有一门学科能让无数的哲人巨匠为之赞叹高歌,那一定是数学。伽利略说:“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高斯称“数学是科学之王”;而克莱因则这样来赞美数学:“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古今中外,多少人为数学迷,为数学痴,多少人受益于数学,又有多少人沉沦于数学?有人因数学成名成家,有人则因为数学穷困潦倒,甚至“走火入魔”,一生深陷“颠倒梦想”无法自拔!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与数学结缘,因数学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人物,他们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

一、拒领数学诺奖的佩雷尔曼

2006年8月,西班牙国王决定为证明了庞加莱猜想的他颁发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素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年龄不得超过40岁。奖励15000加元的奖金和一枚金质奖章。

佩雷尔曼放弃领奖的原因是没有路费,但实际上是这个俄罗斯青年数学家不屑领取,因为他只要出席会议,数学国际大会便会为他支付一切费用。更令人吃惊的是,只要他愿意将自己的论文发表在正规刊物,就能轻松得到克莱数学研究所的一百万美金奖金!

但他不愿意这么做,他说:“我已经发表了我所有的算法,我能提供给公众的就是这些了。”他所谓的发表,不是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而是2002年和2003年在网站上张贴了三篇论文,成功地破解了七大千禧猜想之一的由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提出的庞加莱猜想。

事实上,这个犹太裔的数学家拒绝领奖也不是第一次了,早在1996年,欧洲数学学会给他颁发“杰出数学奖”时,也被他拒绝了。

那么,是不是他腰缠万贯,生活优裕,因而视钱财如粪土呢?其实不然,生活中的佩雷尔曼“一身黑色的衣服,长长的头发,长长的指甲,一成不变的食品,总是在同一个时间来商店……”黑面包、通心粉和酸奶是他的主要食物,住在陋室,衣着邋遢,过着像乞丐一般的生活。

或许,天才的世界普通人根本不懂。他如果想要钱,可以说唾手可得。但正如牛津大学的DuSautoy教授对他的评价:“他对金钱没兴趣。对他来说,最大的奖励就是证明自己的理论。”

二、因数学疯魔的刘汉清

1980年,刚刚恢复高考不久。年仅16岁的刘汉清高分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个前途一片光明的天才少年。

然而,大三后,有数学天赋的刘汉清迷上了“数论”,从此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为了研究数论,他真正的废寝忘食,每天只睡两小时。并且,把自己的本门专业热处理完全抛诸脑后。老师的劝告他也听不进去,最后,因为彻底荒废了专业,多门挂科,肄业了。

不能正常毕业,意味着他将没有分配工作的机会。所以,刘汉清从哪里来又回哪里去了,不同的是,他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而来,却又带着全家人的失望而归。而且,从此一头扎进数论研究中,再也没有出得来。不找工作,不成家,20多年来,一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在乡亲们眼里,他已由当年的天才少年,变成了一个疯子。

直到43岁那年,由于严重的焦虑症,不得安睡,需要长期服药,他不得不最终放弃了醉心的研究。事实上,他的研究经国内数论权威专家的检验,从起先就走错了路子。他的研究成果从第五页起就因为一个观点没有证明而使得后面所有的研究都没有意义。说白了,这些年,刘汉清做的全是无用功。

不但如此,他还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废人。住父母留给他的破烂小屋,靠每月400元的低保金勉强过活。

在追逐数学梦想的道路上,有人名利双收,有人淡泊名利,有人恓惶落拓,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普罗大众,我们没有资格去评判一切为了梦想而努力奋斗的人。佩雷尔曼也好,刘汉清也罢,他们都在数学之路上探索过,领略过,对他们来说,此生也值得。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上一篇: 原创2019年11月11日-17日本周星...

下一篇: 吉首这辆出租车被一个“球”打败了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