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水滴的初心,沈鹏的野心

时间:2019-11-05 21:03: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水滴的初心,沈鹏的野心

在商业和公益之间寻求平衡的,沈鹏不是第一个,但或许是平衡感不错的一个。“水滴就是我理解的社会企业,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是为了解决社会上的大众痛点。”

撰文 | 蓝洞商业 焦丽莎

还记得那个叫陆勇的男人吗?

34岁那年,他得了癌症,依靠昂贵的进口药物维持生命。即使家底殷实依然不堪重负,苦苦寻到购买印度仿制药的途径,并扩散给病友并帮忙代购,拯救在无助中等待死亡的癌症患者。他,就是电影《我不是药神》主人公的原型。

电影谢幕了,“陆勇”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国家癌症中心曾发布这样一组数据,我国平均每天有一万人得癌症,也就是每分钟7个人,每个人的大病率在20%以上。这样的故事也存在于一条条筹款链接中,这也是大多数人对“水滴筹”这个名字的第一印象。

三年半的时间,沈鹏创办的水滴公司裂变出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险商城和水滴公益多条业务线,通过商保、互助、筹款三个维度搭建形成“病前保障+病后救助”的健康保险保障体系。而沈鹏也在几天前交出了一份长长的成绩单。

截至2019年9月底,水滴筹为大病患者免费筹得235亿元的医疗救助款,近2.8亿爱心人士参与其中,共计产生超过7.5亿人次的赠与行为;水滴公益平台筹得善款近2.8亿元;截至10月底,水滴互助已经有7302位会员获得互助金,累计金额超过10亿元;水滴保险商城保障用户数近2000万,保障家庭数超过1300万。

在商业和公益之间寻求平衡的,沈鹏不是第一个,但或许是平衡感不错的一个。“水滴就是我理解的社会企业,从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就是为了解决社会上的大众痛点。”

沈鹏的野心就是如此,用互联网科技助推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

缘起

讲起创业缘起,沈鹏归结为童年记忆和同事遭遇。

在11月1日的第二届水滴筹“111小善日”公益盛典现场,他分享了两个片段,“小时候因淘气被电伤住院一年多,见到了很多治不起病需要借钱,因没有及时治疗而去世的病人。在美团工作期间,经历了多位同事身患重疾,因为没有充足的资金而得不到及时医治,公司领导号召筹款。”

2016年4月,10号员工沈鹏离开风生水起的美团,在一间租来的办公室创立水滴公司。

当时的团队只有不到十个人,创业第一件事不是想公司名字,也没有着急写代码,而是讨论公司的使命是什么?

直到现在,水滴公司办公室的醒目位置依然大大的写着——保障亿万家庭。“创办这个公司,就是希望解决一个社会公众问题,”沈鹏说。

当年5月,第一个产品水滴互助上线。产品模式是:用户花9元成为会员,180天观察期之后,能够享受相应的赔付权利。加入平台的用户患上癌症,最高能获得水滴互助的30万元赔付,范围涵盖50种。而赔付的资金由平台的用户平摊,单人单次分摊不超过3元。

截至目前,水滴互助已经向7000多名会员划拨超过10亿元互助金。

而水滴筹,是水滴公司第一个非盈利社会责任板块业务,启动的原因很偶然。一位参与水滴互助的会员,在观察期内患病,无法按照互助的规则获得互助金,需要寻求帮助。公司经过讨论开发出一个筹款界面,第一个筹款案例就此产生。如今,水滴筹国际版DeeDa已经在新加坡上线。

2017年5月,水滴公司又拿到保险经纪牌照,健康险销售平台水滴保(现升级为水滴保险商城)上线,产品包括百万医疗险、老年医疗险、百万意外险、重疾医疗险等,合作的保险公司超过68家。

如今的水滴公司,已形成一个“病前保障+病后救助”的完整业务闭环。简单来说,病前保障,就是用户未得病前,通过保险提前做好抵御大病风险的准备;病后救助,是指用户未能提前购置人身健康类保险保障,一旦患病且家庭经济条件不足时,可通过水滴筹和水滴公益求助,这也是水滴公司的非盈利业务部门。

当然,沈鹏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一个以水滴公司为发起方,连接政府部门、公益机构、媒体、企业、个人等广泛群体的互联网公益新生态——“创益矩阵”正在形成。今年,水滴已相继推出小善计划、心愿清单以及科技公益、娱乐公益、体育公益等方面的项目。

从大凉山的儿童,到藏区的女娃,从心智障碍家庭,到SOS儿童村孤儿的成长,从汶川的地震到遭受台风的村庄,水滴也在进化和创新,除了连接个体,还在连接机构。

单单2019年这一年,4月份水滴联合闪送,为111个病房儿童实现了吃上生日蛋糕的小愿望;8月水滴和9958一起为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白血病患儿送上了玩具和书籍;9月水滴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江苏大冲小学的学生送乐器……截至目前,小善计划已经连接起111家爱心企业。

创益矩阵,只是水滴公司打破向善边界的一小步。

骨子里的基因

水滴公司合伙人,水滴筹、水滴公益总经理徐憾憾分享了一个水滴筹上发生的真实故事。

两年前的一个下午,平台发现一名筹款速度特别快的宝宝,名字叫萱萱。他在4周岁生日不久患上了血管瘤,四度从手术中死里逃生。2小时时间,萱萱筹集了数十万的治疗费。

此后不久,徐憾憾被一组数字惊到了。中国儿童的癌症生存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钱治。为此,水滴将大病儿童救助计划升级,起名为鲸鱼宝贝计划。徐憾憾和团队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一年的时间,为1000个孩子筹集1亿元。

水滴公司的向善基因似乎是骨子里的。“我们不是先赚了更多的钱再去捐赠,再去解决问题。”沈鹏说,水滴创立的初衷就是想解决问题,所以奋斗的目标和发力方向,跟其他公司不太一样。

创业初期,常有记者问到水滴公司的盈利方式。沈鹏这样回答:“虽然我没有确定‘水滴互助’以后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在走公益路线。我也告诉投资人和合伙人,前期不要给我盈利的压力,水滴要真正地为用户着想,迎合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带有太急迫的功利思想。”

这样的“任性”并未影响资本市场的青睐。天使轮沈鹏就拿到了5000万元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腾讯、美团-大众点评、高榕资本、点亮基金和真格基金。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在A轮加入,腾讯领投。2019年水滴公司连续两轮融资,共计近16亿元。

回忆起2016年的A轮融资,沈鹏坦言是最艰难的时刻。融资谈了十个月,见了 100 多家投资机构。也就是在这个时间,腾讯领投了水滴公司的A 轮。之后,参投了水滴的每一轮。

沈鹏回忆,“腾讯是一个很有情怀的公司,也倾向于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水滴的业务不仅有情怀,也有社会责任,大战略是做广义的互联网健康险。一个人得了重病,平台能够高效地提供医疗资金,腾讯很看好这个方向。”

沈鹏很清楚,水滴公司的定位就是一个社会企业,并不是说一定要奔着赚多少钱去做这件事情。“我们希望在良性盈利的情况下,能够做更多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反哺这个社会。”

2018年,沈鹏曾撰写文章《水滴是谁?水滴为什么而奋斗?》。

沈鹏写道:“我们希望有一天,全中国的人都能因为水滴公司的努力而变得有保可医;我们希望有一天,这个世界不再有家庭因为医疗资金短缺而发生悲剧;我们希望有一天,很多人会因为水滴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温暖。”

这是沈鹏的野心,也是水滴公司的初心。他坚信,真正改变世界的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赋予的人性温度。

上一篇: 原创性格固执,认定了就会坚持,原则性超强...

下一篇: 黄海老板:图雷七成功力平趟中超,期待青岛...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