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22前瞻】|拥抱胰腺癌精准治疗,听虞先濬教授讲述胰腺外科的故事

时间:2022-10-27 11:59: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其恶性程度高,容易早期转移,预后极差,其中位总生存期不足 1 年,是全世界第 3 大癌症死亡原因。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持续上升趋势,预计 2040 年胰腺癌将成为第 2 大常见癌症死亡原因。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21 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 7 位,女性第 11 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 6 位。随着近年来影像、内镜、病理、外科手术技术、局部治疗手段、抗肿瘤药物等不断发展,给胰腺癌的诊断、治疗带来了机遇与进步。

 

根治性肿瘤切除手术联合系统性综合治疗仍是延长患者寿命甚至可能获得治愈的唯一手段。然而,在肿瘤确诊时,只有10%~20%的患者可以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30%~40%的患者处于肿瘤局部晚期,属于交界可切除或不可切除,而50%~60%的患者已发生肿瘤远处转移。安全有效开展复杂手术的同时,未来如何让胰腺癌患者有质量地长期生存将是胰腺外科医生努力的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虞先濬教授认为,唯有将外科手术与肿瘤研究有机结合,以新的视角和思路探索出新的理念和策略,真正做到手术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才有望为胰腺肿瘤患者带来真正的生存获益。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在虞先濬教授的带领下,近年来在胰腺癌的精准治疗研究领域成果颇丰。虞先濬教授团队通过分析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近5万名胰腺癌患者的数据,提出“复旦版”的改良胰腺癌分期系统,有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精确制定和预后的精准评估,成果发表于《外科学年鉴》(Annalsof Surgery)杂志,获得国际学术界一致高度认可。

 

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探索,建立了基于影像学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淋巴结转移预测评分系统,可克服单纯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更准确地指导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范围。同时进一步简化出肿瘤标记物三阳性和假阴性表现的手术不获益人群的鉴定,为胰腺外科个体化手术新策略奠定了基础。

 

虞先濬教授认为,要真正推动疾病领域发展、广泛造福患者,外科医生应当鞭策自己成为一名临床科学家,将外科技术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2022年11月10日,在CSCO 2022年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将为我们讲述胰腺肿瘤外科的故事,带领我们回望历史、审视当下、眺望未来。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S4pbVmqtXlcVcx1CkWDywA

https://mp.weixin.qq.com/s/w0b3cYQqcMs6qlSTVpWKNg

https://mp.weixin.qq.com/s/Los7T516UxAZKfQ1Qntzsw

https://mp.weixin.qq.com/s/sNs0HTmvnkdTqMvs0mcoXQ

https://mp.weixin.qq.com/s/TkihaSs-pjc1oWRoKmSTrA

 

上一篇: Int J Dermatol:黑色素瘤幸...

下一篇: 【CSCO 2022前瞻】|CHOICE...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