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P:Q351R MAPT突变与混合3R/4Rτ蛋白病变和与帕金森综合征相关
时间:2022-12-09 05:59: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根据了新型MAPT Q351R突变的女性的临床和影像学发现,通过尸检时分析了患者的大脑。进行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成像上。这个病例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病理发现,即混合3R/4R蛋白病变,类似于在其他MAPT突变(V337M和R406W)中看到的,并且与阿尔茨海默病(AD)中所见的相同类型的成对螺旋丝tau病理相一致。此例患者是第一个接受尸检的这种突变患者,本文报告了这项研究的结果。本文发表在《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杂志》上(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一名20年病龄Q351R突变患者被发现,在此期间,她接受了临床检查,并进行了重复的MR脑部成像(共11次扫描)以及flortaucipir PET成像。在本报告中,她的MR成像与43名健康个体(所有女性;平均年龄61.5岁,范围49.7–68.5 岁)进行比较。所有参与者都表示同意参加。死亡时,她的大脑被捐赠给了皇后广场神经疾病脑库,并接受了尸检分析。患者在40多岁时来到了一家认知神经学专科诊所,患者具有有4年的健忘症状和轻微的行为改变,主要表现为冷漠。神经检查正常,但她最初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显示,在其他认知领域完好无损的情况下,存在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障碍。在此之后,在接下来的20年中,认知和行为症状进展缓慢,健忘和冷漠加剧,抑制力明显减弱,食欲改变,对音乐的喜爱。此外,在患病13年后,她患上了帕金森病,伴有运动迟缓、僵硬、静息和姿势性震颤。她仍然住在家里,直到60多岁才能参加研究预约。她在60多岁时去世,病龄24岁。
整个病程的MR成像显示缓慢进行性萎缩,整个病程的全脑萎缩率为0.7% /每年。受累模式最初主要由影响杏仁核和前海马而非后海马的局灶性内侧颞叶萎缩所主导。随着时间的推移,皮质也发生了进展,影响了颞叶和岛叶皮质,随后影响了额叶和前扣带回皮质。纹状体萎缩,特别是腹侧萎缩,也在该病后期出现。相比之下,后皮质区相对较少。PET成像显示出示踪剂结合,类似于AD和一小群MAPT突变(R406W和V337M)。
(A) 与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个体队列中的一组横截面脑体积相比,患者的纵向全脑体积随时间变化。(B) 来自患者11次扫描的冠状T1加权MR图像与基线图像一致,从出现症状的5年开始,直到出现症状的22年。(C) 患者的局部脑容量损失模式在疾病早期识别出局灶性内侧颞叶萎缩。(D)PET成像显示,局灶性前内侧颞叶示踪剂摄取以及脑岛和眶额皮质受累。(E) (A)颞叶所有区域的过度磷酸化tau沉积均显著,颞叶内侧结构表现出最严重的受累。
大脑重1079 g、 额颞叶分布有明显的脑萎缩,在前内侧颞叶最为严重。组织学检查证实额颞叶变性,并伴有颞叶内侧结构的明显受累。Tau免疫组化显示Tau大量磷酸化,主要表现为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纤维丝和小点状沉积物。tau病理在存在梯度的颞叶最为严重,因为颞上回是受影响最小的区域,而梭形和海马旁回以及杏仁核和海马表现出最严重的变化。Tau阳性线、轴突和点状沉积物在颞白质中很常见,但在额白质中很少。Tau沉积还影响基底节(腹侧>背侧纹状体)、脑干(中脑>脑桥>髓质),并在较小程度上影响齿状核。差异性tau免疫组化显示,形成内含物的病理性tau同时包含3重复和4重复tau亚型。此外,大脑皮质中淀粉样β肽轻度沉积,对应于Thal 1期大脑淀粉样蛋白病理和轻度脑血管疾病(透明动脉硬化症)。
这名患者患有一种持续24年的疾病,其特征是缓慢进行的认知和行为障碍,最初主要表现为健忘症状和轻微的性格变化。MR成像显示前内侧颞叶的局灶性体积损失,随后脑岛和眶额受累以及腹侧纹状体,tau PET成像也定位于这些区域。尸检分析证实了3R/4R tau病理与神经纤维缠结的混合,如tau PET所预测的,最突出的是内侧颞叶。
总之,新的Q351R MAPT突变似乎与附近突变(V337M/R406W)的临床、放射学和病理表型相似。本病例现已完成尸检病理学检查,强调了在患有缓慢进行性遗忘和行为综合征的患者中考虑MAPT相关额颞叶痴呆的重要性,即使tau生物标志物(如tau PET成像)可能支持更常见的AD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