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评估宫颈阴道样本的体细胞突变作为子宫内膜癌检测和分子分型的无创方法

时间:2023-07-24 17:20:0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虽然诊断延迟会降低生存率,但病例的分子分型错误可能与治疗不足和过度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非侵入性样本评估基因改变,来检测和对子宫内膜癌病例进行分子分类。

本研究从最近的西班牙病例对照研究中,连续的新发子宫内膜癌患者(N = 139)和对照(N = 107)被纳入本分析。研究人员对339例宫颈阴道样本(其中228例为临床医生采集,111例为自我采集)进行了基于二代测序(NGS)的检测,该检测涉及47个基因。对133例肿瘤样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总共有159个样本用于训练检测算法,180个样本用于验证算法。

结果显示,73%( N = 94 / 129例临床采集样本和N = 66 / 90例自我采集样本)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临床采集样本和自我采集样本中均可检测到突变,其中临床采集样本的特异性为80%(79/99),自我采集样本的特异性为90%(19/21)。在本次研究中,使用肿瘤样本和非侵入性妇科样本获得的分子分型显示出中等到良好的一致性。使用NGS对临床采集和自我采集的宫颈阴道样本进行的子宫内膜癌病例分子分型,在无病生存期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POLE基因突变的患者预后良好,而TP53基因突变的患者预后最差,这与肿瘤样本数据一致。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根据无病生存期有显著差异的宫颈阴道样本分析结果,将子宫内膜癌病例分为4个分子组。在非侵入性样本中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分子分型可能通过提示早期需要积极手术,以及减少预后良好的癌症患者转诊到高度专科医院,从而改善患者治疗和生存。在独立样本集中进行验证将证实在非侵入性样本中进行分子分类的潜力。

原始出处:

Pelegrina B, Paytubi S, Marin F, Martínez JM, Carmona Á, Frias-Gomez J, Peremiquel-Trillas P, Dorca E, Zanca A, López-Querol M, Onieva I, Benavente Y, Barahona M, Fernandez-Gonzalez S, De Francisco J, Caño V, Vidal A, Pijuan L, Canet-Hermida J, Dueñas N, Brunet J, Pineda M, Matias-Guiu X, Ponce J, Bosch FX, De Sanjosé S, Alemany L, Costas L. Evalua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cervicovaginal samples as a non-invasive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and molecular classification of endometrial cancer. EBioMedicine. 2023 Jul 20;94:104716. doi: 10.1016/j.ebiom.2023.10471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480623.

上一篇: ICM:液体复苏逐步降级的具体细节

下一篇: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饮片标签管理规定》,...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