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R:平衡训练调节帕金森病患者的皮质抑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时间:2023-01-14 12:01:1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帕金森氏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中基底节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逐渐丧失会导致多种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大多数PD患者都会出现平衡障碍,随着疾病的进展而恶化。经颅磁刺激(TMS)提供了有关帕金森病皮质功能和潜在运动障碍的病理生理学的有用信息。先前的TMS研究发现帕金森病皮质运动区域的兴奋性和可塑性异常。帕金森病患者的电生理学特征表明,皮质脊髓兴奋性增加,与健康受试者相比,皮质脊髓抑制降低,皮质内抑制降低。PD中最一致的发现包括皮质沉默期(CSP)缩短和休息时短间隔皮质内抑制(SICI)降低。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M1参与姿势控制。皮质运动兴奋性可根据姿势灵活变化,以调节平衡和稳定性。根据TMS研究,老年人的姿势稳定性较差,皮质抑制程度降低,与年轻成年人相比。中皮质运动兴奋性和抑制的调节似乎对平衡表现有显著贡献,但在PD人群中仍然没有足够的证据。需要进一步确认可能的潜在神经机制,这些机制参与训练后的平衡改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皮质运动兴奋性和平衡表现的影响。本研究发表在神经康复与神经学报杂志上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
在这项单盲随机对照试验中,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平衡训练(BT)的实验组或接受常规物理治疗(包括力量和协调训练)的对照组。2018年3月至2020年8月期间,从一家医疗中心招募了28名帕金森病患者。BT组的参与者遵循了一个名为方形步进练习(SSE)的特定训练计划。参与者被要求在薄垫子(100 × 250 cm),并平滑地完成步进图案。锻炼课程使受试者能够使用不同的步距练习不同方向的重量转移,并挑战他们的姿势稳定性。在CON小组中,参与者接受了强化和协调培训。训练方案包括用沙袋进行上肢和下肢阻力训练、姿势再教育和手眼协调练习(例如,上球投掷和接球)。强化计划侧重于上肢和下肢的肌肉,这些肌肉与功能性运动有关,如肩屈肌、外展肌、外旋肌、肘屈肌、伸肌、髋屈肌、伸肌、外展、膝屈肌和伸肌。
研究流程
在基线时记录参与者的特征和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疾病持续时间、修改的H&Y量表评分、更受影响的一侧、运动亚型、步态冻结、统一帕金森氏病评定量表(UPRS-III)第三部分、左旋多巴等效日剂量和MMSE评分。所有参与者都在服用多巴胺能药物时进行了评估,并接受了涉及皮质运动抑制和平衡表现的评估。在TMS实验装置中,从患侧胫骨前肌(TA)获得表面肌电(EMG)记录。活性电极放置在肌腹上方,参比电极放置在胫骨的内侧。地面放在髌骨上。皮质运动抑制措施包括CSP和SICI。CSP是由单脉冲刺激引起的MEP之后的EMG活动被抑制的时期。在等长自愿收缩期间进行评估,并用于评估皮质脊髓抑制。使用迷你平衡评估系统测试(Mini-BEST)和定时启动(TUG)测试评估平衡。
皮质运动抑制和平衡性能结果的组间比较
28名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BT(n = 14) 或CON组(n = 14)。CON组的一名受试者在干预期间退出。BT组的参与者显示皮质运动抑制显著增加和平衡性能的显著改善。与CON组相比,BT组的皮质运动抑制作用增加更大和更好的平衡改善。五名受试者在CSP中无法治愈(两名在BT组,三名在CON组),六名受试人在SICI中不能治愈(两人在BT组中,四名在CON组中)。基线时,CSP的组间比较显示无显著差异。平衡训练后CSP显著增加(P = .028),而CON组没有观察到显著变化(P = .196)。BT组CSP的增加大于CON组,并且观察到大的效应大小(d = 0.828)。这是第一个研究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皮质运动兴奋性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本研究结果表明,平衡训练在CSP和SICI方面都显著增加了皮质运动抑制。此外,平衡性能在8 平衡训练周。所以,我们观察到平衡训练可以通过调节皮质运动抑制和改善PD患者的平衡表现来诱导M1的神经可塑性。
总之,平衡训练可以诱导抑制性调节,增加皮质脊髓和皮质内抑制,并改善PD患者的平衡表现。此外,SSE训练计划可以是PD患者的一种可行和有效的干预措施。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推荐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减少PD的影响,特别是平衡性能。
Liu H-H, Wang R-Y, Cheng S-J, Liao K-K, Zhou J-H, Yang Y-R. Balance Training Modulates Cortical Inhibi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Neurorehabilitation and Neural Repair. 2022;36(9):613-620. doi:10.1177/1545968322111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