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ment Ther Med: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方法

时间:2023-03-26 21:03: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发性痛经(PD)是没有盆腔病变的疼痛期,其特征是月经期间反复发作,痉挛和下腹痛。PD是妇科就诊的最常见原因,其中相关疼痛主要描述为中度至重度,这极大地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被认为是PD的一线治疗;然而,由于通常报告的副作用,任何单个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优势尚未得到证实。因此,迫切需要为PD管理找到有效的非药物选择。

针灸在中国作为补充和替代疗法已经实践了数千年。以前的研究已证实针灸对缓解PD相关疼痛的有益作用。针灸镇痛已经在许多途径中得到证实。然而,最近关于针灸治疗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提出了方法学问题,包括选择偏倚、非盲法和客观结局不足。此外,研究人员指出,针灸相关的研究方法很差,缺乏中长期随访和定性数据,不良事件(AE)的报告也很差。此综述旨在分析和评价现有文献中采用针灸治疗PD的研究方法,从而深入了解其在该领域的方法学挑战和机遇。

方法: 检索了联合和补充医学数据库(AMED)、Cochrane图书馆、医学摘录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s、中国生物医学(CBM)、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中国技术期刊VIP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从建立到2021年7月。根据研究设计类型、主要结局指标、不良事件(AE)和受试者的主观观点提取数据。

结果:大多数研究(n = 282,93%)以中文发表,21项(7%)以英文发表。其中,有209项(69%)随机对照试验(RCTs),39项(13%)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s),30项(10%)病例系列报告,15项(5%)队列研究和10项(3%)病例报告。最常见的报告结局是疼痛,其次是情绪、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皮肤温度、脑功能变化、子宫和卵巢血流量以及生殖内分泌水平。37项轻度事件的研究报告了不良事件,所有研究均在未采取行动的情况下恢复;31项试验报告没有不良事件;235 个未报告任何 AE。一项RCT发现,干预组的满意度在统计学上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针灸及其相关方式的临床研究面临方法学挑战,需要紧急关注。盲法和假对照的RCT可能是金标准试验设计。然而,它可能不是最适合这些模式的研究方法。建议在该领域使用实用的RCT。

综上所述,以前的研究侧重于干预的类型,但对对照组的报告很少。在该综述中,研究者通过解释使用假针刺特征进行实用试验的重要性来克服这一局限性。最后,为针灸及其相关方式的研究方法学问题现状提供了最新证据。它旨在引起更多关注,激发进一步的讨论,并希望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来解决这一领域的讨论。这些发现还可以提供见解,并有助于改进未来研究中的研究设计、结局测量和安全性报告。

原始出处:

Liu W, Wang CC, Lee KH, Ma X, Kang TL. Research methodology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managing primary dysmenorrhea: A scoping review. Complement Ther Med. 2022;71:102874. doi:10.1016/j.ctim.2022.102874

上一篇: BMJ Open: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

下一篇: J Pain Symptom Mana...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