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无症状心脏移植患者的多参数心血管磁共振特征及动态变化 

时间:2023-08-21 17:39: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状态下,尤其是在接受心脏移植(HT)的患者中,准确评估心脏功能至关重要,以减少急性异体移植排斥(AR)和心脏异体移植血管病(CAV)的风险。虽然由于最新的抗排斥疗法,导致移植体丧失的严重术后功能障碍已变得不那么常见,但在HT后的早期,患者往往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移植体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临床上用于评估心脏功能的一个基本参数。然而,即使是保留了LVEF的患者,也会出现明显的心肌变形异常,并与不良预后有关。早期发现并随后治疗这些与移植有关的异常情况,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对移植心脏的动态监测有助于了解移植相关的心肌损伤的演变。心脏磁共振(CMR)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金标准技术,可以在一次检查中评估不同的心肌组织特征和心功能。心肌组织损伤已被证明与心肌功能和移植的寿命有关。以前的研究表明,一些心肌参数,如T1、细胞外容积(ECV)和左心室全周应变(LVGCS)值,在移植后20周时仍然不正常。这些参数的持续异常可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诱发心脏和非心脏的不良后。然而在术后第一年,使用CMR成像测量的心肌变形和组织特征的动态变化的自然历史还没有系统的报道。


近日,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探讨了无症状的HT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是否可以通过CMR观察到心肌变形和组织特征的变化,并纵向描述了HT后头12个月内动态变化的病理生理学和自然史,为临床进行风险分层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项研究从2020年4月到2021年1月21名没有临床症状的连续HT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HT后的3、6和12个月进行多参数CMR。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在随访过程中,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症状的HT患者在3个月时出现了左心室(LV)整体径向应变(GRS)(p = 0.020)和右心室(RV)整体纵向应变(GLS)(p < 0.001)的下降,对比后T1(p = 0.024)和T2(p < 0.001)的增加,在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3个月时,LVGLS(p<0.001)和LV全应变(GCS)(p<0.001)出现下降,原始T1(p<0.001)、T2(p<0.001)和细胞外体积(ECV)(p<0.001)出现增加。尽管大多数参数逐渐改善,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12个月时LVGLS、原生T1和ECV仍不正常;只有T2和LVGCS分别在6个月和12个月时恢复正常。ECV与LVGLS、LVGCS和LVGRS明显相关。 


 
 心脏移植(HT)后12个月内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说明性图谱分析。基于短轴(SAX)cine视图的T1和T2图谱分析(第一列)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T患者的原始T1、对比后T1、细胞外体积(ECV)和T2值都有增加(顶行)。患者的这些特征在HT后3个月(第二行)、6个月(第三行)和12个月(底行)逐渐改善

本研究表明,多参数CMR可以早期发现无临床症状的HT患者的心脏异体变形和组织特征的异常情况。同时,通过CMR成像评估的心肌变形和组织特征的动态变化可以全面了解HT后心脏重塑的自然历史。

原文出处:

Yuelong Yang,Tingyu Li,Xiaobing Zhou,et al.Multiparametric 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changes in asymptomatic heart-transplanted patients.DOI:10.1007/s00330-022-09358-2

上一篇: 重磅出炉!CameL研究四年随访数据亮相...

下一篇: 脊柱侧弯姿势评估与解剖学分析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