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rm Biol:结合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益气凉血生肌方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机理

时间:2023-08-23 19:44:5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发展成为最常用的血运重建技术之一,并对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有益。尽管冠状动脉支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发生率仍保持在约10%,已成为临床实践的主要限制。PCI过程中机械损伤后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可以驱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的增殖,导致不同程度的新生内膜增生,这是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作为用于CAD二级预防的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已被证实在预防PCI后再狭窄方面具有有益效果。

然而,内皮损伤的不良反应和修复不良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抑制VSMCs增殖的方法已成为当前再狭窄研究的重点。

益气凉血生肌方(YQLXSJ)是廖家桢教授研制的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中药制剂。前期研究表明,YQLXSJ降低了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有减少PCI后再狭窄的趋势,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YQLXSJ促进再内皮化的潜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能量代谢、缓解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的能力有关。尽管有这些发现,但填补代谢组学领域的知识空白至关重要。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和网络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YQLXSJ治疗再狭窄的可能药理机制。

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YQLXSJ组和阳性组。YQLXSJ组给予YQLXSJ治疗(6 g/kg/d, ig),阳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2 mg/kg/d, ig)。

4周后,通过超声、H&E染色和免疫荧光观察内膜增生的改善情况。采用UPLC-MS/MS技术筛选差异代谢物。网络药理学采用TCMSP、GeneCards、metscape等,结合代谢组学进行。最终获得核心目标并进行验证。

结果:与模型相比,YQLXSJ超声显示内膜-中膜厚度降低(0.23±0.02 mm vs. 0.20±0.01 mm, p < 0.01), H&E减少内膜厚度(30.12±6.05 μm vs. 14.32±1.37 μm, p < 0.01)。鉴定了18种差异代谢物和5个核心靶点,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OS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鸟氨酸脱羧酶-1 (ODC1)和IIA组分泌磷脂酶A2(PLA2G2A)。这些靶点通过分子对接和ELISA进一步证实。

结论:该研究证实了YQLXSJ在再狭窄中的作用,并揭示了一些生物标志物。中医药通过改善代谢紊乱,在预防和治疗再狭窄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原始出处:

Mao T, Xie L, Guo Y, et al. Mechanistic exploration of Yiqi Liangxue Shengji prescription on restenosis after balloon injury by integrating metabolomics with network pharmacology. Pharm Biol. 2023;61(1):1260-1273. doi:10.1080/13880209.2023.2244533.

上一篇: CHC 2023:SGLT2i在心血管疾...

下一篇: 《国际儿科学杂志》:Alagille综合...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