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J Radiol:纵隔肿块的诊断方法及影像学病理相关性分析

时间:2023-09-04 20:52:2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纵隔是肺部之间的一个复杂的解剖区域,包含许多重要的腔道器官(如心脏、大血管和胸导管、气管/支气管、食管)、肿瘤发生的实质器官(胸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和非特异性发育组织(如血管、淋巴结、神经、脂肪和结缔组织)。

纵隔肿块有不同的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表现。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涉及纵隔的恶性肿瘤。此外,胸腺上皮瘤和神经源性肿瘤分别常见于成人和儿童,但许多其他类型的肿瘤无法区分。

临床上首先要准确评估肿块的位置和受累器官/组织,然后进行定性诊断并优化治疗策略。因此,国际胸腺恶性肿瘤兴趣小组(ITMIG)在2014年倡导的新分类法对于评估肿瘤肿块的位置至关重要。该分类法根据纵隔肿块的位置将其分为三组:血管前(前)、内脏(中)和椎旁(后)区,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成像中具有明确的解剖学边界。这种分类法的特点之一是基于CT的,这往往有助于在筛查时发现异常情况。该分类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主要的纵膈肿瘤分类法包括三室和四室模型。三室模型使用起来相对简单,并沿着真正的解剖平面有特定的室界;四室模型划分了整个纵隔和上纵隔,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检测出产生于上纵隔的甲状腺肿。

然而,主要的四室模型不如三室模型有用,因为甲状腺肿通常可以通过CT识别。


近日,发表在Eur J Radiol杂志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使用ITMIG分类法识别纵隔肿块的鉴别流程及方法,为临床进行更加标准化的纵隔病变的识别及分类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项研究对内部特征进行评估根据CT中的Hounsfield单位(HU)值、磁共振成像(MRI)的信号强度以及是否存在造影剂效应,准确判断肿块是否为实性、囊性、脂肪、钙化、出血或坏死。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缩小特定病例的可能性。研究对最新的纵膈分类和肿块区分方法进行了回顾,重点是肿瘤性病变。检索了较早和最近的研究,并回顾了纵膈肿块的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果。同时提出了原始的简单易用的分化流程图。 

研究数据显示评估定位和内部特征对纵膈肿块的分化非常重要。首先应准确评估肿块位置和受累器官/组织,然后进行更多的定性诊断,并优化治疗策略。2014年,国际胸腺恶性肿瘤兴趣小组提出了一个新的纵隔临床分类。在该分类中,纵隔肿块按照位置分为三组:血管前(前)-、内脏(中)-和椎旁(后)-室肿块。然后,对内部特征和功能图像进行评估。 


 
图 纵膈甲状腺肿。一位无症状的68岁女性患者。(a)增强CT(轴位)、(b)增强CT(冠状位)以及(c)增强CT(矢状位)。增强CT显示一个巨大的肿块,囊肿从甲状腺延伸到纵膈。可以看到异质性的、比甲状腺更弱的强化

研究显示,纵膈肿块的准确鉴别在临床上非常困难。然而,如果将典型的影像学发现和临床特征结合起来,就有可能进行合理的区分及鉴别。对于每个病人来说,正确的鉴别诊断有助于临床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

原文出处:

Masashi Taka,Satoshi Kobayashi,Kaori Mizutomi,et al.Diagnostic approach for mediastinal masses with radi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DOI:10.1016/j.ejrad.2023.110767

上一篇: Psychiatry Research:...

下一篇: Eur J Radiol:人工智能在PI...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