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tension:术前舒张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3-09-07 10:54:4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一个非常常见和干预有效的危险因素。2019年全球患病率达到10亿,比过去30年增加了两倍。因此,控制血压(BP)是冠心病患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基础。最近的国际指南建议在2015年收缩压干预(SPRINT)试验之后制定更严格的血压目标,但积极降低舒张压(DBP)可能以心肌灌注为代价,特别是伴有冠状动脉疾病时。

虽然收缩压(SBP)降低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特别是卒中)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但围绕最佳的舒张压(DBP)目标值存在争议,因为,DBP降低会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压。

近日,心血管权威杂志Hypertension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试图明确较低的舒张压对收缩压控制良好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死亡率的长期影响。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9年-2018年间墨尔本介入组登记的1296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术前收缩压≤140 mmHg。研究人员排除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和院外骤停患者。根据术前舒张压(DBP)将患者分为<50、50~59、60~69、70~79和≥80 mmHg的5组。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长期全因死亡率。死亡率数据来源于澳大利亚国家死亡指数。

研究人员发现舒张压<50 mmHg的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肾功能损害、既往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障碍、外周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所有P<0.001)。舒张压<50 mmHg的患者30天的血压(2.5% vs. 0.7%;P<0.0001)和长期死亡率(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6年;29% vs. 11%;P<0.0001)升高。Cox-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50 mmHg是长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为1.55 [95%CI为1.20-2.00];P=0.001)。

由此可见,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收缩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中,较低的舒张压(<50 mmHg)是患者长期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

原始出处:

Josephine Warren,et al.Impact of Preprocedural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n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Hypertension.2023.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10.1161/HYPERTENSIONAHA.123.20963.

上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利...

下一篇: Hypertension:妊娠早期甲胎蛋...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