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一名患有线粒体肌病的中国男性的可逆性心功能和左心室肥厚:病例报告

时间:2023-09-17 17:04:2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研究背景:

线粒体肌病(MMs)是一种渐进性的肌肉疾病,主要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包括氧化磷酸化的受损、呼吸链的损伤和最大摄氧量的降低。 MMs由线粒体DNA(mtDNA)的异常引起,这些异常通过X连锁、常染色体隐性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传播。 MM的诊断依赖于病史和体格检查、肌肉活检、组织化学研究和下一代测序的综合应用。MMs的两个重要诊断特征是存在红色斑驳纤维(RRF)和>5%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阴性纤维。 整个基因组筛查用于寻找潜在的致病基因。


MMs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比成人更常见。 患有MM的患者通常会出现骨骼肌疲劳的症状,如肢体肌肉无力、眼睑下垂、抽筋、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个MM的病例,该病例表现为可逆的心脏功能损害和左心室肥厚。 我们描述了1年随访期间的临床过程、辅助检查和对药物治疗的反应。

研究病例介绍:

一名49岁的男性患者出现了提示MM的临床特征,即眼外肌麻痹、咽喉和四肢肌肉无力,以及呼吸肌逐渐发展为呼吸不全。他有线粒体肌病的家族史。他的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水平升高。左大腿外侧肌肉活检显示8%的杂红纤维(RRF)和42%的COX-阴性纤维。基因测序揭示了一种新的TK2基因杂合子变体(NM_001172644:c.584T>C,p.Leu195Pro)和TK2基因内含子中的另一种杂合子变体(NM_004614.4:c.156+958G>A;rs1965661603)。根据这些发现,我们诊断患者患有MM。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扩大、肺动脉高压、左心室肥厚以及主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增厚。患者接受了非侵入性通气和辅酶Q10(CoQ10)治疗。在1个月的随访中,心脏结构和功能得以恢复。

研究结论:

这是首次报告成人发病的MM患者出现可逆的心脏功能损害和左心室肥厚,夜间低氧可能是MM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潜在机制。

原始出处:

Wu G, Han Y, Zhao L, Zhang H, Fan X, Li W, Che X, Zhou Y. Reversible cardiac fun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 a Chinese man with mitochondrial myopathy: a case report.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23 Sep 15;23(1):464. doi: 10.1186/s12872-023-03444-z. PMID: 37715114.

上一篇: Sci Rep:使用蛋白酶 K 进行的血...

下一篇: 【协和医学杂志】洗浴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应...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