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文献】活久见!发生于胃肠道的分叶状毛细血管瘤

时间:2023-10-09 23:21: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芝加哥西北大学病理专家Booth等人曾在《Am J Clin Pathol》杂志发表文章,介绍了相关单位病理存档数据中的34例分叶状毛细血管瘤(lobular capillary hemangioma,LCH)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

图片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一病种,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病理科王强医师将该文献要点编译介绍如下,供相关医师参考。

研究结果

该组病例的临床特征,详见表1。

图片

表1. 26名患者、34例胃肠道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的临床特征

值得一提的是,该组病例中病变最大为10cm,第二大的就是3cm。有5例做了手术切除,其余均为内镜下切除。部分患者为其他息肉状病变内镜检查时发现(1例胃部脂肪瘤,2例结肠管状腺瘤,2例支持增生性息肉)。大部分(9/10,90%)有随访数据的患者均健在,无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的复发。1例患者在内镜检查术后2月时因无关病变去世。1例在肠镜随访时可见病变残余,但组织学表现更符合深在性囊性结肠炎。

组织学上,大部分(n=31,91%)病例累及黏膜,其中4例累及黏膜下,3例仅位于黏膜下。所有病例均大致界清,因此为局灶性、而不是弥漫性增生。所有病例均有分叶状表现,但有11例(32%)为隐约表现或局灶表现。根据定义,血管内皮都无多层表现,但有13例(38%)可见靴钉状表现。

该组病例中的其他常见表现还有:血管扩张(n=27,79%),溃疡(n=20,58%),病变内出血(n=13,38%)。21例(62%)存在急性炎症,18例(53%)存在慢性炎症;无一伴淋巴细胞簇。罕见组织学表现则有:局灶反应性非典型(2例,6%),纤维素性血栓(2例,6%),病变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例,9%),病变一定区域外可见肉芽组织(2例,6%),局灶肠上皮化生(胃部的1例,3%)。背景黏膜结构紊乱者有13例(38%)。

图例赏析

图片

图1. 胃肠道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基本总是形成息肉状表现,可有一定的质脆、红肿表现。

图片

图2. 胃肠道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大部分病例累及黏膜层,黏膜下受累者不常见。

图片

图3. 胃肠道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基本总是表现为大致界清(左);根据定义,病变有分叶状结构,但部分病例中为模糊表现或局灶表现(右)。

图片

图4. 胃肠道分叶状毛细血管瘤中有显著血管结构,有时伴靴钉状上皮(左);大部分病例中的血管显著扩张(右)。

图片

图5. 胃肠道分叶状毛细血管瘤中常见反应性非典型;罕见情况下可见纤维素性血栓。

其他结果

9例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相关结果表明:CD34(n=4)、CD31(n=31)、ERG(n=2)、SMA(n=2)均为阳性,而HHV8(n=5)、AE1/AE5(n=1)和六胺银染色(n=2)都是阴性。

需要注意的是,34个病例中有21例是在所就诊单位取材,其中19例首诊就诊断为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另外2例(来自同一患者)诊断为“良性血管性增生”。6个会诊病例(总计13例)的初步诊断意见中,1例诊断为分叶状毛细血管瘤,2例给出了“血管增生”的初步描述性诊断,1例最初诊断并未提及标本中的血管成分,2例未提供外院病理结果。

小结

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罕见情况下可发生于胃肠道,但可能没有得到重视。这种情况下,患者主要为年龄较大者,男性稍多见。临床最多见于结直肠,且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出血及贫血;罕见情况下,病变可较大、或为多灶性。

从病理的角度来说,由于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很容易判定为血管性病变,如免疫组化CD31、CD34和ERG阳性,因此如果误诊,也最可能被误判为血管性病变。血管肉瘤和Kaposi肉瘤为恶性血管形成性肿瘤,罕见情况下可发生于胃肠道,不过:前者一般发生于放疗区,至少会有中等程度的细胞核非典型、内皮细胞多层表现,且无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的分叶状结构;后者也无分叶状结构,为中等程度非典型的梭形细胞呈片状排列、形成束状结构,并散在红细胞外渗。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并无细胞学非典型,因此被误判为恶性血管性肿瘤的可能性并不大。

有趣的是,最近关于胃肠道Kaposi肉瘤形态学亚型的报道中,有一种叫做“肉芽组织样”亚型,可能需要鉴别分叶状毛细血管瘤。Kaposi肉瘤免疫组化HHV8阳性,可以很容易的做出鉴别。

另外,分叶状毛细血管瘤最容易被误判的形态是肉芽组织,其扩张的血管、炎症和纤维性背景,都非常相似。二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是肉芽组织一般炎症更为显著,血管无分叶状表现;但部分病例中的确难以识别,尤其小活检标本中。本研究中病变相邻处有两例存在明确的肉芽组织,可供直接对比。

图片

图6. 胃肠道分叶状毛细血管瘤的主要鉴别诊断之一,就是肉芽组织。有时候同一标本中可能存在这两种病变,如本图,左侧为肉芽组织,右侧为分叶状毛细血管瘤。

参考文献及书籍:

Booth AL, Voltaggio L, Waters R, et al. Lobular capillary hemangioma (pyogenic granul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34 cases. Am J Clin Pathol. 2023;aqad064.

上一篇: 肩部疼痛,常与这8块肌肉损伤有关

下一篇: 真实数据,高达50%的胆管癌是分子靶向治...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