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 | 半月板根部及损伤

时间:2023-10-31 14:29: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半月板根部及其撕损伤

半月板后根部是半月板后角附着于胫骨平台上的纤维结构,对维持半月板箍形张力及阻止半月板突出必不可少。后根部撕裂将直接影响半月板的生物力学及动力学,加速膝关节退变性损伤。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较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更常见,但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

半月板根部撕裂是指半月板胫骨附着处1cm内的骨性或软组织性撕裂。 一种特殊类型的半月板损伤,占10%-21%,生物力学测试已证明相当于切除了整个半月板,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最常见于在老年人中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外侧半月板根部撕裂在急性ACL损伤的膝关节中高达20%。

图片

( A ) 显示内侧半月板后根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图示。( B )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的发生导致半月板环向张力丧失,导致半月板挤压。PCL:后十字韧带;MMPR:内侧半月板后根;MTE:胫骨内侧隆起;MMRT: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ACL:前十字韧带。

图片

​正常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形态及信号在常规 MRI标准冠状位显示较好,表现为斜行向下的窄带状低信号影,部分正常后根部也可表现为夹杂线状高信号的梳状低信号影。

图片

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直接征象:

横断位:

内侧半月板后根部区域出现垂直于半月板的线形高信号(放射状撕裂)。

冠状位:

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正常信号消失,出现达关节面的线条状高信号,称“裂隙征”。

矢状面:

(有研究称半月板后角严重退变或复杂撕裂也可表现为矢状面后根部区域“幽 灵”征,容易引起假阳性。)

后交叉韧带下止点内前方的半月板后角区域信号弥漫性增高,称“幽灵”征 。

伴随征象

(1)半月板半脱位:

图片

(2)后根部附着处骨皮质下骨髓水肿:

(3)胫股内侧关节软骨损伤:

病例分享

图片

图 2. 特征性磁共振成像结果,提示内侧半月板后根撕裂。( A ) 冠状图像上的垂直高信号(截断或裂口标志;白色箭头)。( B ) 轴向图像上的垂直高信号(白色箭头)。( C ) 矢状图像上可识别的内侧半月板后根丢失(鬼影;白色箭头)。( D ) 冠状图像上的半月板挤压(白色箭头的长度)。

图片

图片

内侧半月板后角的高级径向撕裂,几乎呈“幽灵”状,延伸至后根。半月板体被挤压,推动内侧副韧带。伴随内侧关节室广泛的全层软骨损失和软骨下变化,符合 4 级软骨损伤。外侧盘状半月板无创伤后损伤。

图片

角内侧半月板及其附着处胫骨隆起交界处撕裂。这被称为半月板根。

上一篇: 手术技巧|新型“out-in”体位复位固...

下一篇: 枕大神经体表定位 & 枕大神经痛...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