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对双胎妊娠晚期早产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如何影响新生儿结局?

时间:2023-11-29 11:29:2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过去40年中,双胎妊娠率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双胎妊娠的早产发生率仍然很高。在双胎中,晚期早产(340 ~366 )约占双胎妊娠的70%,其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儿。

目前,学界建议对晚期早产有分娩风险的单胎患者进行产前皮质类固醇治疗。然而,对于晚期早产有分娩风险的双胎,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证据仍然缺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双胎妊娠晚期早产在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是否能降低新生儿发病风险。

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21日至2020930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1974例有晚期早产(340 ~366 )风险的双胎孕妇。数据分析时间为2023630日至713日。主要结局是新生儿复合呼吸系统发病率,定义为双胎中至少1名新生儿在出生后至少发生以下1种情况: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因呼吸系统并发症转院或新生儿死亡。采用倾向性评分重叠加权法分析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与新生儿结局风险的关系。

结果显示,本研究最终共纳入了1974例双胎妊娠孕妇,其中303(15.3%)接受产前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孕妇的平均年龄为30.8[SD,4.2]岁,1,671(84.7%;未接受产前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孕妇的平均年龄为31.2[4.0]岁。倾向评分重叠加权显示,在新生儿主要结局的风险方面,产前皮质类固醇治疗组和非产前皮质类固醇治疗组无显著差异(29 / 303[9.6%]41 / 1671 [2.5%];加权比值比,1.27 [95% CI, 0.60 ~ 2.76])。对于新生儿主要结局(分娩时胎龄、分娩年份、绒毛膜性、至少1名小于胎龄婴儿、双胎间生长不一致和婴儿性别),亚组交互作用检验均无显著性,使用倾向评分匹配和不同给药至出生间隔以及将双胎婴儿作为个体进行的敏感性分析也无显著性。

本队列研究发现,在双胎妊娠晚期使用产前糖皮质激素与新生儿发病风险较低相关的证据不足。这一新发现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原始出处:

Zhu J, Zhao Y, An P, et al. Antenatal 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During the Late-Preterm Period and Neonatal Outcomes for Twin Pregnancies. JAMA Netw Open. 2023;6(11):e2343781.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43781

上一篇: JAMA Netw Open:动脉导管未...

下一篇: NEJM:夏宁邵、季明芳团队合作发现新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