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与认知障碍|JHNF&2023

时间:2023-12-17 16:46:4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sj 论坛导读:唐代诗人杜甫在《百忧集行》中写道:“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无独有偶,诗人白居易、刘禹锡也发出了“尽日闭门居”,“身瘦带频减”的感慨。自2016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才正式将肌少症定义为一种疾病,而我国对肌少症的认识和研究也较晚。目前全球范围内的肌少症患病率约为 6%~12%,全球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患此症的人数将高达5亿。在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为5.7%-23.9%,不同地区、不同性别老年人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别,且随着年龄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及以上老年人肌少症患病率可高达67.1%。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体肌肉质量在30岁左右达到高峰, 到50岁左右开始逐渐减少, 此后每年损失约1% ~ 2%, 到80岁时损失可过半。肌少症在老年人中最常见,只与增龄相关的肌少症称为原发性肌少症。而因为一些运动、营养、疾病相关因素,如长期卧床、久坐、长期酗酒吸烟、营养不良、肝硬化、神经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手术、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多器官衰竭、多重用药等也可导致继发性肌少症的发生。

图片

肌少症的临床表现常常缺乏特异性,可表现为虚弱、四肢纤细无力、易跌倒、步态缓慢、行走困难等。早发现、早诊治、早预防是关键措施。肌少症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减少会导致患者活动能力的下降,进而增加跌倒、骨折、致残甚至致死的风险。而且,肌少症还与糖尿病、肝硬化、骨质疏松症、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认知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多种疾病相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篇: 急性心梗左主干真性分叉病变严重狭窄前降支...

下一篇: CGP论著|丧偶对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