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传统与二极管激光镫骨切除术比较:听力效果与临床安全性分析

时间:2024-01-26 19:22:0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耳硬化症是一种骨迷路疾病,由于耳囊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镫骨底板活动度降低,并逐渐出现传导性听力损失。镫骨切除术是治疗耳硬化症引起的传导性听力损失的首选手术技术,主要过程是切除镫骨上部结构,并通过镫骨底板穿孔打开前庭淋巴周围的空间,然后用假体恢复听骨链的运动。

近期,来自哥伦比亚的研究人员在《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上发表文章,比较了使用传统技术与二极管激光进行镫骨手术患者的听力效果和临床安全性情况

研究为回顾性观察研究设计,纳入了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接受镫骨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协方差分析(控制术前值)对三项听力测量(PTA、GAP 和 SDS)的主要结果进行评估。此外,还对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分析。对术后 6 个月(± 1 个月)的结果进行了测量。

研究共纳入了 153 例病例,其中 97 例采用传统技术,56 例采用激光技术。整个队列中,有 85.6% 的患者术后 GAP≤10 dB,其中 82.5% 采用传统技术,91.1% 采用激光技术。协方差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三种手术结果无明显差异(PTA,p=0.277;GAP,p=0.509;SDS,p=0.530)。在手术并发症方面,传统技术组的感音神经损伤更高(p=0.05)。另一方面,有4例面部瘫痪病例,且全部发生在激光组,其中3例使用的是 980 nm 激光。

术前和术后的听力结果情况

综上所述,在所研究的两组患者中,镫骨切除术的听力成功率都很高听力测试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但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有不同,传统技术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较高,而激光组面部瘫痪的发生率较高

原始出处:

Leonardo Elías Ordóñez Ordóñez, Daniela Cerón Perdomo, Claudia Paola González Saboya et al. Conventional vs. diode laser stapedotomy: audiological outcomes and clinical safety.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Jan 2024

上一篇: Clin Exp Allergy:花粉类...

下一篇: Lancet:全球首个!复旦大学舒易来等...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