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Rev. Clin. Oncol | 在一线治疗中添加伊布替尼可以改善符合移植资格的MCL患者的预后

时间:2024-05-31 16:00:5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MCL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约占所有淋巴瘤的5-10%,其发病高峰年龄为60-70岁,MCL的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约为5年,目前MCL的治疗策略包括诱导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和维持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目前被认为是MCL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但随着新型靶向药物的出现,如BTK抑制剂伊布替尼,MCL的治疗模式正在发生变化,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标准诱导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添加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初治MCL患者的疗效。

方法

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共纳入870名年龄不超过65岁的II-IV期MCL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A组接受6个周期的R-CHOP(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和R-DHAP(利妥昔单抗联合顺铂、阿糖胞苷和泼尼松)/DHAOx(利妥昔单抗联合多柔比星、长春新碱、阿糖胞苷和泼尼松)交替化疗,然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I组与A组相同,但同时添加伊布替尼。I组仅接受R-CHOP和R-DHAP/DHAOx交替化疗,同时添加伊布替尼,但不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失败生存期,定义为从随机化至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的时间,安全性也是重要的研究终点,研究预计通过比较三组患者的无失败生存期,来评估在标准治疗方案中添加伊布替尼的效果。

研究结果

在中位随访31个月时,A+I组与A组的3年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88%和72%,差异显著(HR 0.52; 98.3% CI 0.34-0.86; P<0.0008),伊布替尼在A+I组中的效果在疾病高危患者中更为显著。A组与I组的3年无失败生存率分别为72%和86%,差异不显著(HR 1.77; 98.3% CI 0.00-3.76; P=0.9979)。伊布替尼在I组中的效果在探索性分析中显示优于仅接受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在A+I组和I组中,伊布替尼的生存率获益独立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在诱导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阶段,三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在维持治疗阶段,A+I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和I组。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治疗方案中添加伊布替尼可以显著提高MCL患者的无失败生存率,但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作用尚不清楚,考虑到伊布替尼的附加毒性和费用,是否可以省略自体干细胞移植是一个重要问题。

结论

在标准诱导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添加伊布替尼,可以显著提高初治MCL患者的无失败生存率,尤其在疾病高危患者中效果更佳,在诱导化疗和伊布替尼的基础上,无论是否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无失败生存率相似,提示伊布替尼本身即可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伊布替尼的生存获益独立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在诱导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阶段,三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在维持治疗阶段,添加伊布替尼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尽管伊布替尼可以显著提高MCL的疗效,但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作用尚不清楚,考虑到伊布替尼的附加毒性和费用,是否可以省略自体干细胞移植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原始出处

Killock, D. Adding ibrutinib to frontline therapy improves outcomes in transplant-eligible patients with MCL. Nat Rev Clin Oncol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71-024-00910-1.

上一篇: BMJ:热门降糖减重药增加甲状腺癌风险?...

下一篇: 中山大学李明强课题组AS封面论文:基于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