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项研究探索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时间:2024-06-14 11:01:2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泌尿男科常见病、多发病,国内报道的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为6.0%~32.9%[1]。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以口服抗生素及α受体阻滞剂为主,起效迅速,疗效显著,但仍存在症状改善欠佳的问题。《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19 版)推荐植物制剂及中草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癃清片是以泽泻、车前子、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黄连、黄柏十味中药构成的复方,能够清热凉血、解毒通淋[3],主要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胀;亦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兼瘀血证,症见小便频急,尿后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少腹腰骶部疼痛或不适等[4]。上期推文,我们已详细介绍了癃清片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本期我们将引用多项研究介绍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刨根问底:解密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为抗炎镇痛抑菌,多靶点协同

癃清片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之间的复杂作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一项药理学研究[3]探讨了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癃清片中有效活性成分共118种,对应靶点218个,慢性前列腺炎作用靶点共9116个,交集靶点共204个(图1)。

图片

图1 Drug-Disease靶点Veen图

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分析后发现:GO富集中包括2452个生物过程(BP)、84个细胞组分(CC)、197个分子功能(CF),其中BP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关主要为对活性氧应答、氧化应激反应、脂多糖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应答、对氧含量的应答、神经元凋亡等。KEGG富集中包含信号通路174条,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关的主要有IL-17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HIF-1信号通路、细胞凋亡等。分子对接显示癃清片主要活性成分与慢性前列腺炎靶点蛋白能够自发结合(图2)[3]

图片

图2 分子对接可视化分析

总体而言,癃清片主要通过调节多种核心靶点,对活性氧应答、氧化应激反应等生物学过程及IL-17、MAPK、C型凝集素受体等信号通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

动物试验表明,癃清片具有抗炎镇痛兼具的效果

一项动物试验采用两种炎症模型,两种疼痛模型,较全面分析比较研究了癃清片 70% 乙醇粗提物、二氯甲烷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粗提取物及各极性部位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表明,癃清片醇提物、水提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镇痛作用,同剂量之间比较以醇提取物活性较强[5]。所以,癃清片不仅具有良好的局部及中枢镇痛效果,还能抑制小鼠体内的炎症因子。

药效学试验显示,癃清片抑菌作用强

在尿路感染相关药效学试验中显示,癃清片在体外抑菌实验中表现出较强抑菌作用:在液体试管中,没加药的试管中各菌株生长旺盛,而癃清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最低抑菌浓度3.1mg/ml,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次之,其最低的抑制浓度12.5mg/ml[6]

临床循证证明:癃清片改善慢性前列腺炎,缓解疼痛及排尿不适症状

癃清片可有效改善前列腺炎症症状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

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7]纳入480例湿热兼淤血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并按照3:1的比例随即分为治疗组(N=360)、安慰剂对照组(N=120)。研究以美国国立卫生院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慢性前列腺炎SI)、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证候评分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慢性前列腺炎癃清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为40.6%,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NIH-慢性前列腺炎SI评分差值分别为(10.44±5.91)和(4.18±3.50),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差值分别为(9.17±4.82)和(4.64±4.36),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图3)。且单项中医症状包括小便频急、尿后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少腹腰骶部疼痛或不适、阴囊潮湿及尿后滴白,治疗4周后,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

图片

图3 治疗4周后两项主要评价指标对比

癃清片可有效改善排尿不畅、尿道灼热等症状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6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N=82)和对照组(N=80)。治疗组给予癃清片进行治疗 , 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加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24例 , 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8例 , 总有效率为92.24%;对照组治愈15例 , 显效23例 , 有效2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78.7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4)。

图片

图4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癃清片可显著减少EPS白细胞计数,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一项Meta分析2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最终纳入12篇随机对研究(N=2612),分析两组患者的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计数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表明,癃清片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EPS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MD= -1.31,95% CI(-2.05,-0.58),P=0.0004](图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RR= 0. 81,95% CI( 0.31,2.08) ,P =0.65]。

图片

图5 EPS白细胞计数Meta分析森林图

总结

前列腺炎是男性最常见到的泌尿系疾病之一,属于热淋范畴,所以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尿滴沥、会阴小腹部隐痛不适等症状。癃清片为现代工艺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加工而成的中成药,药理学研究揭示了其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之间的复杂作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动物试验和药效学研究显示癃清片具有抗炎、镇痛、抑菌等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效率高,可显著改善患者排尿不畅、尿道灼热等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值得信赖的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用药之一。

 

参考文献:

[1] 米华, 陈凯, 莫曾南.中国慢性前列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 [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2, 18(7): 579-582.

[2] 黄健.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9: 438-447.

[3] 金悦,程义东,王安喜.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 [J]. 北方药学, 2023, 20 (08): 187-190.

 

上一篇: Chin Med:心宝丸通过调节SGLT...

下一篇: European Radiology:A...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