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MED:定期服用葡萄糖胺不仅能保护关节,或许还能降低痴呆风险!

时间:2023-06-01 15:55:5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痴呆症的特点是认知能力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不可避免地逐渐减弱。它是一种异质性的综合征,给病人、照料者和国家卫生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最新的数据表明,氨基葡萄糖(又称葡萄糖胺)具有神经保护和抗神经炎的作用,目前常用来治疗关节炎。本研究旨在研究定期使用葡萄糖胺与发生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系。

来自我国香港的学者开展了大规模的观察性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在英国生物库中拥有可获得的痴呆症发病率数据,且基线时没有痴呆症的参与者被纳入前瞻性队列中。通过Cox比例危险模型,研究了葡萄糖胺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中发生全因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的风险。为了进一步检验氨基葡萄糖使用和痴呆症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统计数据进行了2样本MR。GWAS数据来自于主要是欧洲血统的观察性队列参与者。

结果显示,在8.9年的中位随访期间,有2458例全因性痴呆,924例AD,491例血管性痴呆。在多变量分析中,葡萄糖胺使用者对全因性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比(HR)分别为0.84(95% CI 0.75-0.93)、0.83(95% CI 0.71-0.98)和0.74(95% CI 0.58-0.95)。在60岁以下的参与者中,葡萄糖胺的使用和AD之间的反向关联似乎比60岁以上的参与者更强(交互作用的P = 0.04)。此外,APOE基因型并没有改变这种关联(交互作用的P>0.05)。单变量MR表明,使用氨基葡萄糖和降低痴呆风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多变量MR显示,在控制维生素、软骨素补充剂的使用和骨关节炎后,服用氨基葡萄糖继续保护痴呆症(全因痴呆症HR= 0.88,95% CI 0.81-0.95;AD:HR= 0.78,95% CI 0.72-0.85;血管性痴呆症HR =0.73,95% CI 0.57-0.94)。单变量和多变量反方差加权(MV-IVW)以及MR-Egger敏感性分析对这些估计产生了类似的结果。

综上,这一大规模队列和MR分析的结果为氨基葡萄糖的使用和较低的痴呆风险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提供了证据。这些发现需要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Association of regular glucosamine use with incident dementia: evidence from a longitudinal cohort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BMC Med 21, 114 (2023).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3-02816-8

上一篇: JTV:开发1~36月龄儿童尿布皮炎的风...

下一篇: ASCO 2023 乳腺癌 | 新辅助化...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