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新发现275例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这是否意味着第二波高峰即将到来?

时间:2023-04-23 18:17:3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4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公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情况。对比4月15日中疾控公布数据,4月14日至4月20日,新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275例。

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2022年9月26日至2023年4月20日,全国共报送4168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58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BA.5.2及其亚分支(构成比66.2%)和BF.7及其亚分支(构成比29.8%)。其中,BA.5.2及其亚分支包括DY.2(16.7%)、DY.4(11.6%)、BA.5.2.48(11.2%)、BA.5.2.49(8.5%)、DY.1(8.3%)和DY.3(5.1%)等;BF.7及其亚分支包括BF.7.14(21.0%)、BF.7.14.1(3.1%)、BF.7.14.5(2.4%)、BF.7.14.4(2.0%)、BF.7.14.3(0.3%)和BF.7(0.3%)等。114个进化分支的构成比小于0.1%(共占1.1%)。

图:全国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变化趋势图

一、感染监测数据

(一)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22年12月9日以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阳性人数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降至2661例;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达高峰(29.2%)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为1.7%。

(二)全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结果。

各省份报告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量呈现波动减少趋势,从2022年12月19日的最高189万波动下降到4月20日的1.6万。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数及阳性率自2022年12月9日快速上升,12月22日达高峰(33.7万、21.3%)后波动下降,2023年4月20日阳性数降至79例(阳性率为0.5%)。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一)总体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约6周(2月24日-4月6日)的波动增加及平台波动后,近2周(4月7日-4月20日)呈下降趋势,4月20日为23.6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1.8%。

(二)农村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乡镇卫生院发热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92.2万人次,随后波动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呈现低位波动,约6周(2月24日-4月6日)的波动增加后,近2周(4月7日-4月20日)呈下降趋势,4月20日为6.8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2.6%。

(三)城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结果。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2日达到峰值195.4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月23日后呈低位波动,约6周(2月24日-4月6日)的波动增加及平台波动后,近2周(4月7日-4月20日)呈下降趋势,4月20日为16.8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1.4%。

(四)哨点医院监测结果。2022年9月-12月上旬,全国流感哨点医院每周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数量稳定在10万左右,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值在2.7%-3.6%区间波动。第50周(12月12日-18日)明显上升至8.5%,第51周达到最高12.1%,第52周起快速下降。2023年第7周(2月13日-19日)流感样病例占比(1.8%)开始呈现增加趋势,第10周(3月6日-12日)达阶段高峰(9.1%)后开始持续下降,第15周(4月10日-4月16日)流感样病例占比降至5.8%。

近日,社交平台上多地网友发布自己抗原自测第二次阳性的照片,这是否意味着第二波高峰即将到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 采访时表示,随着大家感染后的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到了下半年,病毒在变异,大家的抵抗力也在下降。“虽然二次感染的风险会逐渐增加,但也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并且之后的疫情高峰也不会像此前那么明显,可能会呈现一个较缓的波峰”。

李侗曾还表示,二次感染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症状会轻一些。所以无论是发生医疗资源挤兑还是重症高峰,都不会像此前的疫情那样严重了。

上一篇: Front.aging neurosci...

下一篇: BMC Musculoskelet Di...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