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EOLUNG) 患者队列中致病性胚系变异的患病率

时间:2023-06-11 22:58:24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早发性肺癌患者更有可能携带与癌症易感性相关的基因中的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胚系变异(PGV)。但是,不建议对该人群进行胚系检测。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为确定早发性肺癌患者中PGV的患病率。

方法:这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评估了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加泰罗尼亚肿瘤研究所3个地点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1岁以下患者的PGV。使用定制设计的NGS panel对基因组DNA进行测序,该组合涵盖了164个癌症易感基因,并在肿瘤多学科委员会中讨论了结果。

研究结果:纳入13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5.5(28-50)岁;49%为女性; 79%是曾经吸烟的人,中位年龄为24岁,开始吸烟的中位年龄为16岁。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为非鳞状组织学(88%)和IV期(62%)。在74例患者中发现体细胞致癌驱动因素(54%):EGFR 27(20%);ALK 22 (16%);KRAS 20 (14%);RET 3 (2%);ROS1 1 (1%);BRAF V600E 1 (1%)。只有4%的人有癌症的个人病史,50%的人有一级亲属的癌症家族史,肺癌和乳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

总体而言,20名患者(14%)携带PGV,涉及12个与癌症易感性相关的基因:PARK2(n = 4);SBDS (n=3);NBN (n=2);ATM (n=2);TSC1(n=2)和BLM,FANCA,MCPH1,PMS2,POLH,SDHA,RECQL4(n=1,每个)。四名患者(3%)符合转诊至遗传咨询诊所的标准。与非PGV患者相比,PGV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没有显着差异(表)。

结论:在该前瞻性队列中,14%的早发性NSCLC患者携带PGV。由于临床病理学和基因组学特征与PGV无关,因此除了对年轻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全面的基因组表征外,还可以考虑进行胚系检测。然而,只有少数PGV被认为具有临床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DOI: 10.1200/jco.2023.41.16_suppl.10630

上一篇: 视频榨菜?外科医生再次上演就着医学盛宴“...

下一篇: Pancreatology:胰腺外分泌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