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策略与方法

时间:2023-06-15 20:53:3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慢性、难治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

光电治疗是黄褐斑的常用疗法。

目前,在光电疗法里,首选的仍然是大光斑、低能量1064nmQ开关激光。

强脉冲光(IPL),俗称光子,以往也曾用于治疗黄褐斑。但发现效果不好,且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随着近年来对黄褐斑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IPL治疗黄褐斑的模式发生了变化,在有效规避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以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既往认为IPL治疗黄褐斑疗效不佳的原因

1、IPL波长较1064nm激光短,穿透较浅,对真皮深层的色素无效

2、IPL的脉宽为 ms 级,而黑素小体的热弛豫时间(TRT)为 nm 级。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加热时间过长导致更强的热损伤,且黄褐斑的黑素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容易被高温激惹,并发生PIH。

因此,以黑素小体为靶组织治疗黄褐斑,弊大于利!

基于已知黄褐斑发病机制的 AOPT 治疗策略

1、光老化:目前认为,光老化在黄褐斑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而640nm、695nm长波长的IPL,具有较强的改善皮肤老化作用。理论上对黄褐斑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2、屏障受损:多数色素伴血管型黄褐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受损,导致皮肤发炎,并继发血管扩张。

640/695nm的红光和590nm的黄光,通过光调作用,可间接修复皮肤屏障,达到辅助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文献报道

我国医生使用AOPT超光子治疗黄褐斑。采用640nm滤光片。每月治疗1次。初始采用较长脉宽(6.0ms),3脉冲,较低能量(15J)、治疗2-3次,色素变浅,肤色变亮后,能量逐渐增加10%至15%,脉宽缩短,能量提高。所有患者在8次治疗后黄褐斑明显减轻。治疗前mMASI评分为(8.6±3.8)分,治疗8次后显著下降至(5.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褐斑病变面积减少约57%,毛细血管扩张减少。

参数设置

640/695nm:6.0-50.6.0-50.6.0;15-18 J。(光热作用,针对光老化)

640nm:6.0-50.6.0-50.6.0;10-12 J; (光调作用,针对屏障受损)

590nm:6.0-50.6.0-50.6.0;10-12 J;(光调作用,针对屏障受损)

可参考以上参数操作。

注意事项

皮肤炎症明显,屏障严重受损者,可先进行光调修复。待屏障基本修复后,再使用较高能量,针对光老化进行治疗。

注意:IPL为多波段宽谱光,在以上采用的波段范围内,黑色素也会吸收光。因此,针对光老化的参数设置也应从最低能量开始尝试。

皮肤终点反应为微红,反应过重者依然存在色沉和反黑概率。

推荐AOPT模式,表皮反应轻。

小结

1、有别于以往以黑色素为靶标的IPL治疗。目前,在使用IPL治疗黄褐斑时,建议采用以水为靶标,采用长波长,通过改善光老化来改善黄褐斑。

2、红光波段(640/695)和黄光波段(590nm),具有明确的光调作用,有利于修复皮肤屏障。

3、采用中低能量时,血管内的血红蛋白仍会吸收光,通过光热作用,热量弥散至血管内皮细胞,可达到一定的收缩血管、退红的作用。

4、对于色素伴血管型,只有在确认皮肤屏障恢复正常后,方可使用高能量封闭血管,否则,反黑的风险极大!

参考文献

Chen J, Liu J, Wu J. Treatment of melasma by a combination of intense pulsed light with advanced optimal pulse technology and human-like collagen repair dressing: A case series study. Medicine 2022;101:31(e29492).

上一篇: MRI中常见且易被忽视的两个问题!

下一篇: 中国科学| 猴痘病毒mRNA疫苗的动物研...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