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UROLOGY:FGFRa变异在高危NMIBC患者中具有很高的预后价值

时间:2023-04-27 15:24:2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成为膀胱癌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因素。膀胱尿路上皮癌是全球第十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球癌症诊断的3%。据数据显示,2020年,有573278个新诊断的病例和212536个死亡病例,大约75%的患者最初被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T1期(pT1)NMIBC仍极具挑战性,大约30%的pT1 3级(G3)肿瘤患者会死于该疾病,大约70%会经历复发。为了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用卡介苗(BCG)进行辅助性静脉注射治疗36个月是高危pT1 NMIBC的金标准。

NMIBC发病的突变特征及分子信号通路是复杂且具有异质性的,导致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应答不同,疾病进展难以预测,因此需要具有临床意义的预测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关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变异(FGFRa)对NMIBC患者的临床预后和预测价值,数据很有限。发表在EUROPEAN UR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评估了在真实世界研究中,FGFRa对有或无BCG治疗的NMIBC患者的预后及预测价值,进一步评估FGFR表达、分子亚型和PD-1/PD-L1与预后的相关性。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来自1992年至2015年间pT1 NMIBC患者的的临床和基因组匹配数据集,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膀胱再次切除或早期切除。主要结果是无复发生存期(RF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SS),通过Kaplan-Meier分析估计,使用多变量Cox比例-hazard模型计算危险比。

结果显示,本研究共纳入263名患者,其中212例(81%)男性,中位年龄75岁;251例(95%)初始诊断为pT1期NMIBC。在63个月的中位随访中,32%的患者出现复发,15%发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3%的患者发现FGFRa,包括39%突变和5.7%融合。FGFRa与合并原位癌的低比率有关。在有/无FGFRa的患者中,接受过卡介苗治疗或未接受过卡介苗治疗的患者的PFS、RFS和DSS没有明显差异,在整体人群中也是如此。该研究局限性包括来自单中心环境的回顾性设计。

Spearman相关系数揭示,FGFR3突变与PD-L1和PD-1 mRNA表达负相关。FGFR3突变与基底角蛋白(KRT5)mRNA表达正相,与管腔角蛋白(KRT20)mRNA表达负相关。联合FGFRm和FGFR融合后,与KRT5的正相关和KRT20的负相关更强,说明FGFRa与pT1分期的基底型NMIBC有关。

总之,在高危NMIBC患者中,通常存在FGFRa。本研究证实了FGFR靶向治疗可以作为这部分患者的新选择。

原始出处:
Roman Mayr, Markus Eckstein, Ralph M. Wirtz et al.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terations in High-grade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reated with and Without Bacillus Calmette-Guérin Immunotherapy. EUROPEAN UROLOGY. Accepted February 25, 2022.

上一篇: 庆梅斯上市,送祝福!

下一篇: 五一出行需谨慎,部分游客呕吐腹泻,做好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