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tomedicine:基于网络药理学、多组学和分子生物学联合研究益气通络颗粒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时间:2023-07-04 19:03:41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缺血性中风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局部病变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中药益气通络颗粒(YQTL)显示出宝贵的治疗效果。然而,其成分和机制仍不清楚。

该研究旨在结合网络药理学多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探讨YQTL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作用机制。

研究设计:创新构建网络药理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策略,研究YQTL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采用UPLC-MS/MS对YQTL脑内吸收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利用MCAO构建CIRI动物模型,对脑吸收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网络药理学研究,以探索YQTL抗CIRI的靶点、生物学过程和途径。此外还使用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机制分析。

具体操作:将ICR小鼠分为对照组、MCAO组、YQTL低剂量组(2.7 g/kg)、YQTL中剂量组(5.4 g/kg)、YQTL高剂量组(10.8 g/kg)。每天两次给药,连续7天。小鼠手术建立MCAO模型,持续给药24 h,并在MCAO后不同观察期采用YQTL中剂量进行药效学评价。干预方法同上。手术建立MCAO模型,采用Bederson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并选择1、2、3级小鼠进行分组。首先,将1级小鼠随机分为载药组和YQTL组,分别在MCAO后12 h、24 h和48 h进行观察。然后,随机分配2级小鼠。最后,将3级小鼠随机分配。

结果:YQTL显著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改善CIRI小鼠神经功能,抑制海马神经元死亡,抑制细胞凋亡。在大鼠脑中检测到15种YQTL有效成分。网络药理学结合多组学发现,15种成分通过82个靶点调控19条通路。进一步分析表明,YQTL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cAMP信号通路保护CIRI。

结论:该研究证实YQTL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的神经细胞凋亡来保护CIRI。

 

文献来源:

Yuan Y, Sheng P, Ma B, et al. Elucid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Yiqi Tongluo Granule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based on a combined strategy of network pharmacology, multi-omics and molecular biology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3 Jun 25]. Phytomedicine. 2023;118:154934. doi:10.1016/j.phymed.2023.154934.

上一篇: 警惕高温天气,北京一导游倒在热射病下抢救...

下一篇: 拜登使用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