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开场就高潮,这节目太大胆了吧!

时间:2019-10-28 10:00:1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一开场就高潮,这节目太大胆了吧!

听说,真正的离开从来不是大张旗鼓,不会边扯着嗓门喊“我走了啊!”,边等着谁来挽留自己。

他们只会挑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下午,穿一件最普通的外套,出了门,从此再也不会回来……

想起不久之前,央视《走近科学》栏目就是这样——

在一个寻常的下午,突然宣布自己迎来了“大结局”。

记得节目第一次播出还是1998年6月1日的事情,到今天竟不知不觉过去了21个年头。

如此漫长的年月,足以改变许多东西,也足以将《走近科学》打造成正儿八经的科学节目,使得每一期都闪耀着学(枯)术(燥)的光辉:

可无论怎么改头换面,观众心目中的《走近科学》,依然还停留在当初诡谲迷乱的阶段——

既有悬疑惊悚的诡案,也有神秘可怕的僵尸鬼怪;既有前所未见的稀世珍兽,也有不可思议的UFO……

总之这里面什么都有,唯独「科学」稀缺。

如果只是选题本身比较猎奇也就罢,关键制作组自己都喜欢一惊一乍、故弄玄虚的腔调,恨不得把每起事件经营成惊世悬案。

说是监控拍到了神秘飞行物体,其实就是只大飞蛾;

说是某人家中电灯每晚自动开启,其实是因为开关螺丝松动的缘故;

说是有个姑娘怀孕一年多都未生产,一查才发现肚子上是赘肉。

……

在那个不谙世事的年纪,我们就这样被《走近科学》套路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明白那里面,既没有道德的沦丧,也没有人性的扭曲,只有故弄玄虚和一言难尽。

再后来,当观众不愿再为这种桥段买了,节目组不得不进行多番调整。

有时是严谨高深的学术论文,有时是紧贴民生的自然科学……

可换来换去,终归唤不回观众的兴趣。

难道观众真的对「科学」毫无兴趣?

还是说「科学」议题范畴狭窄,题材匮乏,实在无以为继?

那可未必——

之前网飞出过一档名叫《解释一切》的节目,每期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专门对一些司空见惯的日常话题做科普,内容不晦涩也不忽悠人,堪称是“美版走近科学”。

比如——

小时候听过的童话故事中,王子公主只有找到真爱,才能过上幸福美满的人生;

而在成年人的道德规则里,也始终提倡忠诚、纯全的单一伴侣制。

但事实又是如何呢?

仅2016年这一年间,美国离婚人数就达80多万对,无数男女情深不寿,面临婚姻的破裂:

因为人类无法抗拒天性中的恋慕情欲、喜新厌旧。

想一辈子打心底里只忠实一人,谈何容易。

既然如何,为什么人类宁愿压抑本性,也要维持一段单一伴侣关系呢?

这岂不是一种自相矛盾吗?

此外,在我们内心深处,会将两种概念等同,认为单一伴侣就是爱,爱就是单一伴侣。

一段婚姻哪怕相扶相守、忠诚彼此五十年之久。只要其中一方出轨过一次,那么整段感情都变成谎言与失败。

一方面,我们觉得有个人依赖非常好;

一方面,我们又不断受到新事物的诱惑。

所以,人类为什么非要制定一项非常容易打破、并且一旦打破后果非常严重的规则呢?

最常见的一套解释,说这是经过博弈的结果——

女性身体相对脆弱,更希望获得照顾和支持,因而利用性忠诚约束那些渴望性开放的男性,以便换取物质和服务。

与此同时,站在男性的角度,他们更加不希望异性伴侣跟自己一样“开放”,最终费心费力养育了一个没有本人基因的孩子。

否则若没有后面这项制约,按生物学的研究,男性肯定更倾向与多个伴侣发生关系,而不愿意为任何一名女性保持忠贞。

可是这项解释存在一个巨大漏洞:我们推己及人了。

现代人类存续至少30万年,其中90%的时间都处于狩猎采集阶段,「一夫一妻」规则从诞生到现在,其实只占据非常短暂的历史。

即使是在今日,全世界依然存在各类文化的部落、种族……

在他们眼中,单一伴侣不是什么约定俗成的事情。

何况,哪怕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特殊个体,也不都认为一夫一妻制固若金汤。

有些情侣只是面上不明说,但并不过分约束彼此关系方面的自由:

有些夫妻的地位从观念来说就不平等,他们的忠诚更接近于单方面信仰:

还有的干脆只将彼此定义为「同居伴侣」,两人凑一块儿搭伙过日子。

与其说是“伴侣”,倒更像互相依存的“水獭”。

到这一步,结论其实很明确了。

所谓「单一伴侣制」,与其说是“规则”,倒更接近于文化习性或个人选择。

有人说它就像“素食主义者”一样——

你可以选择当一个素食者,可能因为这很健康,很合乎道德;

但选择成为素食者,并不意味着培根闻起来就不香。

一夫一妻制需要双方不断经营、努力维持。

而世间基本所有需要努力的事情,都是违背人类动物天性的事情。

但这不正是人类最有趣的地方吗?

比起其他动物,我们总是有能力完成各种不自然的事情。

把所有人视作“理所当然”的婚姻,用全新的视角和方向进行解释。

未必全然无误,未必金科玉律,但起码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看待世界。

我想,这才应该是“走近科学”正确的打开方式吧?

不止对普世观念做分析,有时也会解释一些「禁忌话题」

比如——

为什么说这是“禁忌”呢?

因为对于我们观众而言,电视电影往往只会直观呈现男性的【哔——】瞬间(?):

与此相对,女性在这方面就显得复杂且费劲得多。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男女在从事开车这项作业期间,「目标达成率」可谓天差地别:

甚至于,许多女性不能从男性身上获取快感,却又不好意思驳了对方的颜面,于是故作亢奋,从而展现奥斯卡级别的演技……

所以它到底是什么滋味?

有的人告诉你:会清晰感觉自己尝到了甜味

有的人告诉你:会在闭上眼睛的时候看见各种颜色

还有的人会说:

这是门充满奥秘的玄学,你可能遇得到,可能遇不到,也可能就算遇到也意识不到……

人们无法解释其中的弯弯绕绕,一切只是随缘罢辽。

若果真如此,也未免太不公平了吧?

凭什么男性的“快乐”总是简单又轻松,显著又直观。

女性就只能“碰碰运气”呢??

简而言之,之所以女性不知道那种滋味,只是由于没找对方法。

可这么简单的结论,为什么就是人不知道呢?

原因更简单——

因为没人愿意教。

世间大多数生理课程,都只会教理论、教原理、教防范与治疗……

谁又会教你如何获得“快乐”?

不仅如此,历史上关于女性生理健康方面的权威资料,主要都是男性学者写的:

在过去,如果有女性试图探索这方面问题,她们甚至会被怀疑“有病”:

久而久之,这便形成一门“玄学”,让人讳莫如深,噤若寒蝉……

她们曾经最大的阻碍,是“不被允许”探索身体的快乐。

对于这期话题,节目还讲了许多内容,每一项都值得细♀细♀品♀读♀。

但院长实在不能再多说了。

人们并非对科学毫无兴趣。

也不是每一档科普类节目,都注定像《走近科学》消失得悄无声息。

归根结底,科学要与百姓的生活建立联系。

而百姓生活又能有多复杂?

左不过衣、食、住、行,还有性。

仅仅拿猎奇的话题把人骗进来,最后抛出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结论;

或是强行讨论类似「人工智能」一般的晦涩议题,却从不考虑将之与生活日常做结合。

这种宛如空中楼阁的科学,又怎能真正带人走近呢?

上一篇: 注意!2020年江苏省考和选调生考试不能...

下一篇: 中信证券:钴产量增速进一步下滑钴价有望进...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