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背后动人故事,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来到了华南理工大学

时间:2019-10-31 15:12:5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分享背后动人故事,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来到了华南理工大学

央广网广州10月31日消息(记者郑澍 通讯员华轩)30日,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活动宣讲团到华南理工大学宣讲。9位首都高校的师生讲述了他们服务保障国庆活动的动人故事。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的700多名学生参加了宣讲活动。

9位讲述者分别是群众游行“凝心铸魂”方阵36中队中队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团委书记王丽雅,群众游行“伟大复兴”方阵队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7级博士研究生韩旭,群众游行“众志成城”方阵队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杨子强,群众游行“立德树人”方阵46中队中队长、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任雅才,阅兵活动预备役部队方队队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16级本科生马乐,北京理工大学国庆仿真团队成员、该校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实验室副主任黄天羽,广场联欢最中心区域藏族舞团队成员、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2017级本科生泽郎初,国庆彩车设计项目团队成员、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枣林,以及志愿者中队临时党支部青年委员、中队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孙宏皓。

王丽雅:经历了空前震撼的爱国主义教育

107天筹备,13天集中训练,9次校内复训,9次外出彩排,2232名北大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共同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空前震撼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名男生中队的女队长,王丽雅和36中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成为了一起晒过烈日、淋过大雨、熬过通宵、分享过秘密的好朋友。

王丽雅回忆说,10月1日,中队在东单地铁站集结等待,中队长的手台是接受外部信息的唯一渠道。不知道是谁发现手台有着听广播的功能,于是所有手台都不约而同被调频至同一个频道——FM106.1中国之声。每一个手台旁边都紧紧围着一群人,大家屏息侧耳,在听庆祝活动的最新消息。为了让声音传得更远,长得高的男生直接把手台拿在手里举起来,举累了,下一个人马上接上。

10点,手台里传来《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那一刻,队员们无法亲眼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起,但所有人满含热泪,庄严肃立,高唱国歌。

韩旭:训练、科研两不误的学霸

对博士生韩旭来说,方阵训练如火如荼的8月、9月是十分重要的论文投稿期,也是一年里最重要的科研黄金期。面对科研压力,是报名参加群众游行,还是一心写论文。他的导师刘知远说了句:“论文什么时候都能有,国庆游行这辈子可没几次。这样吧,我带头报名。”

在导师带领下,整个课题组12人下定决心,欣然报名参加群众游行,互帮互助扛下训练任务。为了兼顾训练和科研,除了早上7点到10点,下午5点到8点的训练时间,其余时间大家都在实验室度过。

9月4日,大家参加了全要素彩排。结束后,一宿没睡的刘老师带着实验室参加群众游行的学生,继续加班加点,赶在9月5日截稿前,终于完成了6篇学术论文的撰写。

带着学业和科研任务来参加训练的师生还有很多。韩旭所在的中队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教师、研究生和博士后共同组成,训练阶段,大家把一切零碎时间转化为临时课堂,在保证方阵训练质量的同时,也不落下专业课程和科研任务。

黄天羽:“流光溢彩”背后的“密码手册”

从2009年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到2019年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理工大学黄天羽所在的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团队,多年来多次为国家盛典提供技术保障。

在今年的国庆保障任务中,黄天羽的主要任务是带领6名研究生为国庆联欢主题表演“流光溢彩”,规划演员的跑动路线、完成光屏内容的呈现。

在工作中,团队每个人都拿出了最严谨的态度来研究算法,建模编程、仿真计算、可视化验证、效果评估、出数据导手册,核查检验,一刻不能耽搁,一丝也不敢马虎。最终,团队为每名演员计算出一本专属“密码手册”,在这本排练手册上,记录了每位演员在32分钟/3129个节拍下所有运行轨迹和表演动作。

国庆日的晚上,“飘动的五星红旗”“巍峨的长城”“展翅的和平鸽”“中国梦”“新时代”精彩呈现,得到了“世界奇迹、精准不差、天文数字、不可能完成、全世界第一次”等评价。

上一篇: 原创网友在迪士尼偶遇沈月晒抓拍照,并且说...

下一篇: 《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理论与实践》首发仪式...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