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注重维生素D缺乏,不再一“钙”而论

时间:2023-07-20 21:16:3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骨质疏松(OP)是以骨骼矿物质减少、骨组织结构破坏导致易发生全身性骨折的疾病。我国有一半以上老年人为原发性OP,特别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1]

有研究显示[2],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人OP、骨折、肌无力等相关。维生素D对肌肉骨骼健康至关重要,它可以促进肠道钙吸收,使新形成的骨样组织矿化,并在肌肉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D不足可能会导致中老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骨质流失、肌肉无力、跌倒和脆性骨折等。因此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参与,如果维生素D不足,吃再多的钙也不会吸收。

图片

一、维生素D缺乏的诊断标准

体内可检测到的维生素D代谢物约有40多种,其中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是循环中存在最多的代谢物,可反映机体维生素D的营养水平。

血清25OHD水平检测已被公认为反映维生素D状态的最合理指标。目前国际、国内多数机构和专家认为:血清25OHD>30ug/L (>75 nmol/L)为维生素D充足;血清25OHD 20~30ug/L(50~75nmol/L)为维生素D不足;血清25OHD<20ug/L (50nmol/L)为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10ug/L (<25 nmol/L)为严重缺乏[3]

二、晒太阳可以生成维生素D

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可以经过阳光紫外线照射转换为维生素D [4],再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就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所以说,晒太阳可以产生补钙的作用。

许多老年人总是在室内活动,并且老年人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的含量比青年低,即使晒过太阳,所产生的维生素D可能不及青年的三分之一,仍然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补充维生素D。

图片

三、维生素D的代谢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的维生素D需经两次转化才能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 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D激素。第一步是维生素D经过肝脏转化为骨化二醇,第二步是骨化二醇经过肾脏转化为骨化三醇。骨化三醇才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其经典作用,包括促进肠道内钙和磷的吸收,以及促进肾小管内钙的重吸收,从而有利于骨骼矿化。还可以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并通过成骨细胞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从而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并维持骨组织与血液循环中钙、磷的平衡。

老年人常有器官功能减退,特别是肾功能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维生素D的转化能力,效果就不会很好,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维生素D。

四、合理用药不要过量

需要注意的是,维生素D在人体中代谢很慢,服用后会在脂肪组织中蓄积,最长可能要4个月后才会失效,所以在服用剂量过大时会造成高钙血症。骨化三醇等活性维生素D引起高钙血症的风险,要大于普通的维生素D,特别是联合补充钙剂时。活性维生素D剂量越大, 发生高钙血症的风险越高。

老年人容易缺乏维生素D,会造成骨质疏松。除了晒太阳,也可以口服维生素D制剂进行补充。补充维生素D的时候,需要保证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或是与钙剂同服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但要注意维生素D需要生物转化,要根据肝、肾功能选择适宜的药物,并且在用药期间,建议监测血钙浓度,避免用药过量。

参考文献:

[1].Nguyen VH.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and osteoporosis exercise in community-based public health programs. Osteoporos Sarcopenia. 2017 Mar;3(1):18-31.

[2].黄馨懿,章轶立,孙凯等.社区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调查及其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6):4515-4521.

[3]. Maier GS, Horas K, Seeger JB, Roth KE, Kurth AA, Maus U. Vitamin D insufficiency in the elderly orthopaedic patient: an epidemic phenomenon. Int Orthop. 2015 Apr;39(4):787-92.

[4]夏维波,章振林,林华,金小岚,余卫,付勤.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8,11(01):1-19. 

上一篇: Aging :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的铜氨病...

下一篇: 皮质基底节变性(CBD)|疑难探究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