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江西省心血管病高峰论坛】孔祥清教授:肾周脂肪与高血压

时间:2022-12-11 23:42:0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2022年12月3日,第十三届江西省心血管病高峰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孔祥清教授以《肾周脂肪与高血压》为题,为大家做精彩讲述。梅斯医学将重点加以整理,分享给各位同道。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据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约为2.45亿.冠心病息者约1139万,心力衰竭息者约890万.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约500万。心血管疾病在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占首位(2018年)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主要是由其四大重要的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四大危险因素包括:
  • 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3%国人有高血压。

  • 血脂异常:中国≥35岁居民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为34.7%,中国≥40岁居民年龄与性别标化的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为43%。

  • 糖尿病:10%国人有糖尿病,中国成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9%,男性高于女性(11.7%vs10.2%),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7%。

  • 超重与肥胖、身体活动不足:患病率上升,儿童尤其明显,《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2012年≥18岁居民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1%和11.9%。


以高血压来说,高血压特点是基数大、三率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2013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31869亿元,其中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2103亿元(6.6%)。虽然过去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了明显提高,但China PEACE研究(2014-2017年)抽样调查发现,标化年龄和性别后,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6.0%、22.9%和5.7%。并且根据调查,高血压患病率仍然持续上升。

图片

目前高血压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患者需长期或终身服药,但是这会产生两大问题,不良反应和依从性差。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这就要找到新靶点和新干预手段。

图片
图片

孔祥清教授团队历经8年的努力,发现了一个新的靶点,这项研究在2022年6月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

图片

该研究以自发性高血压、肥胖高血压、高盐高血压三种模型从动物身上进行研究,这三种模型是目前高血压研究领域最常用的动物模型。

图片

研究发现,在切除肾周脂肪以后,三种高血压大鼠模型中大鼠血压均有明显下降,且血压下降持续时间很长,持续时间超过10周。

图片

在高盐诱导和高脂诱导的模型中,切除肾周脂肪可以降低血压。

图片

研究发现,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中,在切除附睾脂肪、腹沟股脂肪、肾旁脂肪后对血压没有任何影响,说明肾周脂肪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

图片

研究发现,在切除肾周脂肪后,全身的动脉系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张,包括肠系膜动脉、颈动脉、肾皮质血流增加和足背动脉。这告诉我们,肾周脂肪的切除引起的血压下降不是局部的反应而是全身性的。

图片

如果在肾周脂肪内注射感觉神经阻断剂也达到了降低血压的效果,这一现象在自发性高血压、高脂诱导高血压、高盐诱导高血压三种大鼠中都得到验证,说明肾周脂肪的切除引起的血压下降至少有一个功能是通过感觉神经发生作用的。

图片

应用神经病毒示踪显示,肾周脂肪的感觉神经是投射到T13-L2DRG。继而研究人员切除T12脊髓发现切除肾周脂肪的降压作用会消失,这告诉我们肾周脂肪的感觉神经投射到脊髓后还要继续往中枢神经系统投射。

图片
图片

以上试验初步证实肾周脂肪是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一个特异性靶点,通过中枢的神经径路是肾周脂肪调节血压的机制之一,而脂肪本身在其中的作用正在进一步研究。

图片

在完成了动物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这个现象在人体中是否同样存在?
 
临床可用干预肾周脂肪的方法,外科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放射治疗、聚焦超声,其中聚焦超声可以作为干预肾周脂肪的一种比较好的手段。

图片

图片聚焦超声干预肾周脂肪设备临床应用示意图

一项聚焦超声改性肾周脂肪临床试验结果如下:

图片

21例受试者血压随访结果:在最长6个月的随访中,血压都有明显下降。

图片

一次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肾周脂肪30分钟左右,一周后开始起效:

  • 降低收缩压15mmHg,舒张压10mmHg;有效率60%,有效持续时间1年以上;可以重复治疗,疗效一样。

  • 降低LDL-C,有效持续时间1年以上;可以重复治疗,疗效一样。

  • 整个治疗过程中除局部有温热感以外,病人没有不适,远期随访也没有发现副作用。


总之,聚焦超声干预肾周脂肪降低高血压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当然本次属于自身对照研究的结果,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上一篇: JACC:房颤患者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和负...

下一篇: 逐步放开后的日子,流感药物断货,囤药大战...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