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Respir Med:Lorlatinib一线治疗ALK+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克唑替尼

时间:2022-12-22 11:59:29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在3期CROWN研究中,中位随访了18.3个月后,第三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orlatinib改善了未治疗过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本文汇报了该试验随访3年后的最新疗效数据,包括颅内活性。

 

 

CROWN研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国际的、随机化、开放标签的3期试验,招募了年满18岁的ALK阳性的既往未针对转移疾病进行过系统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1:1)分成两组,接受口服Lorlatinib(100 mg/天)或克唑替尼(250 mg,2次/天)治疗。主要终点是独立中心委员会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终点包括调查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颅内客观缓解率、颅内进展时间、缓解持续时间、颅内缓解持续时间和安全性。

 

2017年5月11日至2019年2月28日,共296位患者被随机分至Lorlatinib组(n=149)或克唑替尼组(n=147)。截止2021年9月20日,Lorlatinib组和克唑替尼组分别中位随访了36.7个月和29.3个月,独立中心委员会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未达到和9.3个月(HR 0.27)。Lorlatinib组和克唑替尼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是64%和29%。与克唑替尼组相比,Lorlatinib组的调查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期、客观缓解率、颅内客观缓解率、颅内进展时间和缓解持续时间均有所改善。

 

在基线有脑转移的患者(Lorlatinib组 37位,克唑替尼组 39位)中,与克唑替尼组相比,Lorlatinib组颅内进展时间的HR为0.10;在基线无颅内转移的患者中,该HR为0.02。在无脑转移的患者中,Lorlatinib组有一位(1%)患者发生了颅内进展,而克唑替尼组有25位(23%)。

 

Lorlatinib组有113位(76%)患者经历了3-4级不良事件(大部分是脂肪酶水平改变),而克唑替尼组有81位(57%)患者经历了3-4级不良事件。Lorlatinib组有11位(7%)患者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中断,而克唑替尼组有14位(10%)。无新的安全性问题。

 

总之,CROWN研究的最新随访数据显示,与克唑替尼相比,Lorlatinib在未治疗过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出了持久的治疗效益,支持采用Lorlatinib作为这类患者的一线治疗策略。

 

原始出处:

Solomon Benjamin J,Bauer Todd M,Mok Tony S K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first-line lorlatinib versus criz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LK-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updated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phase 3, randomised, open-label CROWN study.[J] .Lancet Respir Med, 2022, https://doi.org/10.1016/S2213-2600(22)00437-4

上一篇: J Clin Oncol:纳武单抗、阿霉...

下一篇: CGH: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接受优特克单抗...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