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电图可以辨别是男是女?

时间:2023-03-11 06:00:0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看 J 点抬高和 ST 段角度(提早揭密了)可以推算这份心电图出自男性还是女性。而今天的这篇研究则增加了测试的难度-性别确认激素治疗的跨性别者(也就是变性人),看还能不能识别。

研究:

纳入了性别确认激素治疗的 29 例跨性别男性(女 → 男)、8 例跨性别女性(男 → 女)和 37 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顺性别女性(29 例)和男性(8 例)。心电图男性模式定义为胸前导联 J 点抬高 > 0.1 mV 和 ST 段角度 > 20°。

29 例跨性别男性(女 → 男,原来是女性)和顺性别女性(本来就是女性)的心电图比较:

心电图男性模式分别是 89.7% 和 6.9%(p < 0.001),跨性别男性有更多的早期复极(51.7% vs 17.2%;p = 0.01),J 点抬高(导联 V1~V6)、T 波振幅(导联 V1~V6)、QRS 振幅(导联 II、III、V1~V6)和 P 波振幅(导联 V1~V3)在跨性别男性中也更高。

而心电图男性模式在跨性别女性(男 → 女,原来是男性)中远低于顺性别男性(本来就是男性)(25.0% vs 87.5%;p = 0.04)。

比较了跨性别男性(女 → 男)在变性前和性别确认激素(雄激素)治疗后(n = 13)的心电图,后者 J 点抬高和 T 波振幅显著增加,心电图男性模式更多(23.1% vs 92.3%;p < 0.001),早期复极和 QRS 振幅也显著增加,但 P 波振幅增加有限。

图片

图片来源:文献截图

专家点评:

如果胸前导联 J 点抬高 > 0.1 mV 和 ST 段角度 > 20° 这份心电图基本就是男性模式,反之为女性模式。

图片

上图是通过 V3 导联来测量上述参数的范例。

画两条水平线,分别代表 Q-Q 线和在 J 点水平与 Q-Q 线平行的平行线,箭头标记为 J 点;短垂直线标记 J 点后 60 毫秒的点;将 J 点与上述点连接成斜线。

(A)女性模式:J 点与 Q-Q 线在同一水平,ST 角度为 19°。

(B)男性模式:J 点在 Q-Q 线上方 > 0.1 mV,ST 角度为 36°。

(C)变异的男性模式:T 波上升起于 J 点;J 点在 Q-Q 线上方 > 0.1 mV,在 J 点水平与 Q-Q 线的平行线与 T 波上升的夹角为 29°。

(D)不确定模式:J 点在 Q-Q 线上方 > 0.1 mV,ST 角度为 15°。

从该研究 8 例真男性的验证可以看到心电图男性模式占 87.5%。也就是说,如果心电图是男性模式,推测是男性的把握接近 90%。

研究发现胸前导联 J 点抬高和 ST 段角度与雄激素有关,而心电图各波的振幅个人推测可能与乳房和身材大小有关,这可以从本研究通过跨性别者与顺性别男女之间的对照得出:

1)29 例跨性别男性(女 → 男)的心电图男性模式达 89.7%,真女性仅 6.9%。也就是说,跨性别男性外观从女性变成了男性,雄激素治疗后心电图也变成了男性模式。

同样变性后,心电图各个波的振幅(主要是胸导联)也增加,可能与乳房切除有关?所以女变男再雄激素治疗,心电图只能当「她」是男的。

2)8 例跨性别女性(男 → 女),由于雌激素替代,心电图男性模式的比例降低至 25%。进一步证明心电图男性模式与雄激素高度相关。同样男变女再雌激素治疗,心电图不好猜是「他」。

图片

用激素治疗的变性人其心电图难道就没有破绽了吗?通过变性前与变性后激素治疗的心电图对照,P 波振幅似乎没有明显增加,但这只有通过前后心电图对照才能知道。

图片

由于这些变化与雄激素水平相关,心电图猜是男是女肯定会受到年龄的影响。

男性的心电图男性模式在 17~24 岁这一年龄阶段的比例最高(90% 左右),5~12 岁和 36~45 岁的比例降至 60%,75 岁以后就只有 20~30% 了。

有趣的是男性到了 75 岁以后女性模式心电图的比例高达 60%,显然老年人心电图就不好猜是男是女了。

而女性的心电图女性模式的比例随年龄变化不大,8 岁以后基本上在 80% 以上的比例。

因此用心电图猜性别,最好知道一下年龄再猜会准一些。

最后你也不能用一张异常的心电图(比如房颤、心梗或电解质紊乱等等)来猜。

上一篇: ECCO 2023:肠道菌群与免疫检查点...

下一篇: Eur Heart J: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