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ST RECONSTR SURG:孤立性眶底骨折是否过度手术?

时间:2023-10-22 14:37:4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眶底骨折修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手术,据报道其并发症包括复视、眼球内陷、瘢痕形成、植入物脱出、睑外翻和失明。绝对适应证包括眼球运动受限伴肌肉卡压、持续眼心反射,以及不美观的≥2 mm的急性眼球内陷(可能导致持续性复视)。相对适应证包括持续性复视超过2周、缺损面积1.5 ~ 2 cm2或更大、下直肌(IR)圆度指数(高宽比)≥1。后两者被认为可预测晚期眼球内陷(伴或不伴复视)的发生,因此被纳入早期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列表,主要是作为预防措施,以避免更具技术挑战性和风险的二次矫正。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最新的一篇研究报告,确定了眶底骨折患者的晚期眼球内陷的发生率,并分析了这些适应证的阳性预测值(PPV)。

在2016年至2019年期间,对28例无眼球内陷的眶底骨折患者在就诊时及伤后1、2、3、6、13、26、52周及以上进行Hertel眼球凸出度测量。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眼眶缺损面积和IR圆度指数,计算缺损面积≥1.5 ~ 2 cm2和IR圆度指数≥1对眼球内陷(≥2 mm)的PPV。

19例为单纯眶底骨折(A组),3例为非连续性眶下壁和内壁骨折(B组),6例为连续性眶下壁和内壁骨折(C组)。平均随访时间440 d。20例缺损面积≥1.5 cm2, 12例缺损面积≥2.0 cm2, 13例IR圆度指数≥1。28例患者中,仅A组1例、C组2例出现2 mm眼球内陷。眶底缺损面积≥1.5 cm2和≥2 cm2(仅A组和B组)对晚期眼球内陷的PPV分别为6.7%和0%。IR圆度指数≥1对晚期眼球内陷(各组)的PPV均为0%。

综上,对于不伴眼球内陷的眶底骨折患者,缺损面积≥1.5 cm2、缺损面积≥2 cm2、IR圆度指数≥1对晚期眼球内陷的预测较弱。此外,伤后3周内未发生眼球内陷的患者不太可能发生显著的(>2 mm)晚期眼球内陷。

原始出处:

Billig AB, Dengler J, Hardisty M, Chew HF, Kiss A, Fialkov JA. Are We Overoperating on Isolated Orbital Floor Fractures?. Plast Reconstr Surg. 2023;152(3):629-637. doi:10.1097/PRS.0000000000010284

上一篇: J Oral Maxillofac Pa...

下一篇: Eur Urol Focus:机器人辅助...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