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Ethnopharmacol:参泽舒肝胶囊的安全性评价及5种潜在肾毒性成分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

时间:2024-01-26 19:17: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背景:参泽舒肝胶囊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药方剂,由山楂、泽泻、黄芪、葛根、丹参、虎杖、决明子、大黄、柴胡组成,其中广泛含有大黄酸、大黄素、橙黄决明素、泽泻醇A和泽泻醇B-23-醋酸酯

研究目的:探讨该药物的安全性,并进一步阐明大黄酸、大黄素、橙黄决明素、泽泻醇A、泽泻醇B-23-醋酸酯5种成分诱导HK-2细胞凋亡的机制。

方法:研究了参泽舒肝胶囊(大黄(RR)、决明子(CS)和泽泻(AR)和混合草药)给药2个月对大鼠肾毒性的影响。检测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并进行肾脏病理分析。细胞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的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水平及线粒体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结果:大剂量(成人临床使用剂量的60倍)服用RR、CS或混合草药2个月后,CRE和RUN水平上调,SOD活性抑制,肾小管变性和肾小球扩张程度增加,但参泽舒肝胶囊在肾脏结构和肾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此外,发现5种成分均以浓度依赖性抑制HK-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尤其是橙黄决明素为新型肾毒性成分。大黄酸和大黄素显著诱导HK-2细胞中S/M的积累,而橙黄决明素、泽泻醇A、泽泻醇B-23-醋酸酯显著诱导G1/M的积累。同样,它们可以诱导Caspase3激活,线粒体膜电位丧失(ΔΨm),以及Bcl-2的下调和Bax的上调。

结论:通过对大鼠两个月的亚慢性毒性研究,初步确定该制剂长期使用安全可靠。有趣的是,具有潜在毒性的中草药如RR、CS、AR可以通过药物配伍来降低毒性。在进一步探讨中药毒性的作用机制时,发现线粒体途径参与了大黄酸、大黄素、橙黄决明素、泽泻醇A和泽泻醇B-23-醋酸酯诱导HK-2细胞凋亡的过程。该研究结果为参泽舒肝胶囊的安全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原始出处:

Huang Q, Fan M, Ji F, et al.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Shenze Shugan capsule and mechanism of apoptosis induced by five potentially nephrotoxic components. J Ethnopharmacol.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12, 2024. doi:10.1016/j.jep.2024.117777.

上一篇: Arthritis Rheumatol:...

下一篇: J Ethnopharmacol:金匮肾...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