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osmet Dermatol: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发现:双平面微滴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张力区增生性瘢痕的长期临床应用研究

时间:2024-06-05 18:01:1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增生性瘢痕(HTS)通常是在受损皮肤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过度增殖时形成的。大约57%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发生HTS。即使在治疗后,HTS也容易复发。影响HTS的因素中皮肤张力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实,减少伤口张力可以降低HTS的复发率。在日常生活中,前胸、肩部、背部和耻骨上区等皮肤张力区经常处于活动状态,具有较高弹性。局部张力的持续增加会间接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使其更容易受到 HTS 的影响。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还与皮肤细胞和肌腱中机械感受器的过度表达有关。目前,治疗 HTS 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外用硅酮药物、药物注射、激光、放射、冷冻和手术治疗等。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HTS都很容易复发,尤其是在日常活动中活动度大、皮肤张力高的区域。

J Cosmet Dermatol最新的一篇研究报告,研究者探究了降低皮肤张力较高部位瘢痕复发风险的更好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单平面注射药物的方法相比,该研究采用了一种结合病灶内和肌肉内微滴注射的新方法。

研究将HTS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三组:A型肉毒毒素(BTA)双平面微滴注射组、曲安奈德(TAC)悬浮液组和二氧化碳CO2点阵激光组。三组患者均每月进行一次干预,连续三次。最后一次治疗后,使用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对瘢痕 13612 24 个月时的情况进行评估。

治疗组 3 个月后的 POSAS 各项瘢痕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组(P< 0.001)。TAC 组的瘢痕评分在 3 个月时有所下降,之后有所上升。根据患者瘢痕评估量表,其他组的瘢痕评分在所有时间点都持续下降。根据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BTA 组的瘢痕评分在所有时间点上都持续下降;TAC 组的瘢痕评分在 1 个月时下降,随后上升;CO2 组的瘢痕评分在 3 个月时下降,随后趋于稳定。

综上, 三种治疗方法均有效。其中,BTA 组的瘢痕复发风险降低,并保持了长期治疗效果

原始出处:

Jiang B, Zhang J, Yang W, et al.  Comparison of dual-plane micro-drop injection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 with two traditional methods for treating hypertrophic scars in the tension zone: A long-term clinical application study. J Cosmet Dermatol. 2024;00:1-7.  doi:10.1111/jocd.16401

上一篇: 缩乳手术:如果这个部位发生了并发症,真的...

下一篇: IJNS:发育支持护理对NICU极低出生...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