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新辅助治疗黑色素瘤,半数人达到pCR(NADINA试验)

时间:2024-06-06 06:00:27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对于可切除的III期皮肤型黑色素瘤的新辅助治疗研究,一直是近几年来黑色素瘤临床治疗领域探索的热门话题。同时新辅助研究在黑色素瘤上获得进展,也引领着其他瘤种开展免疫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探索。从疗效上看,目前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的双免疫组合,是黑色素瘤新辅助领域数据最多,也是疗效最好的联合方案,总体的pCR率达到了52%,而且成功地转化成了应答患者长期的无复发生存。

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不愧是全球范围内癌症治疗的先锋。该中心的Amaria教授在2018年同一年,前后在Lancet Oncoloy和Nature Medine上分别发表黑色素瘤双靶和双免疫新辅助研究的论文,从此揭开了黑色素瘤新辅助临床研究之路。

此次发表在NEJM上的NADINA试验结果,旨在比较伊匹单抗(ipilimumab)加上纳武单抗(nivolumab)两种免疫疗法用作新辅助疗法(即术前辅助疗法),与纳武单抗用作术后辅助疗法在黑色素瘤Ⅲ期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

共有 423 名患者接受了随机分组。

新辅助治疗组的整体反应

在新辅助治疗组中,所有212名患者都接受了至少一剂新辅助免疫疗法,因此可以评估其病理反应。经中心评审,47.2%的患者达到病理完全反应(无残留活性肿瘤),11.8%的患者达到病理近完全反应(1%至10%残留活性肿瘤),总计59.0%的患者达到主要病理反应。此外,8.0%的患者为病理部分反应,26.4%为病理无反应,2.4%的患者在手术前病情进展;4.2%的患者尚未进行或放弃手术(表2和图S7)。局部与中心评估的病理反应差异很少,且主要低估了反应深度;仅有120名患者中的1人(0.8%)在中心评审中被分类为无主要病理反应,而本应是主要病理反应,74名患者中的4人(5.4%)被分类为主要病理反应,而本应无主要病理反应。在第6周,76名患者(35.8%)出现了客观影像学反应。

根据BRAF突变状态的疗效

在患有BRAF V600E或V600K突变黑色素瘤的患者中,估计新辅助治疗组12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为83.5%(99.9% CI,70.3至99.2),辅助治疗组为52.2%(99.9% CI,35.9至75.8)(进展、复发或死亡的未调整危险比为0.29;99.9% CI,0.11至0.79)。在患有BRAF野生型黑色素瘤的患者中,估计新辅助治疗组12个月的无事件生存率为83.9%(99.9% CI,70.1至99.9),辅助治疗组为62.4%(99.9% CI,46.0至84.7)(进展、复发或死亡的未调整危险比为0.35;99.9% CI,0.12至1.03)(图2A和2B)。在新辅助治疗组中,53.8%的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患者和65.3%的BRAF野生型黑色素瘤患者达到主要病理反应。

在中位随访期 9.9 个月时,新辅助治疗组的估计 12 个月无事件生存率为 83.7%(99.9% 置信区间 [CI],73.8 至 94.8),辅助治疗组为 57.2%(99.9% CI,45.1 至 72.7)。限制平均生存期的差异为 8.00 个月(99.9% CI,4.94 至 11.05;P<0.001;进展、复发或死亡的风险比为 0.32;99.9% CI,0.15 至 0.66)。在新辅助治疗组中,59.0% 的患者有显著病理学反应,8.0% 的患者有部分反应,26.4% 的患者无反应(残留活肿瘤 > 50%),2.4% 的患者出现进展;4.2% 的患者尚未进行手术或手术被省略。在新辅助治疗组中,显著病理学反应患者的估计 12 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 95.1%,部分反应患者的估计 12 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 76.1%,无反应患者的估计 12 个月无复发生存率为 57.0%。29.7% 的新辅助治疗组患者和 14.7% 的辅助治疗组患者发生了与全身治疗相关的 3 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

上一篇: NEJM:Belantamab Mafo...

下一篇: ATVB 浙二医院内分泌科郑超团队发现G...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