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解读|Qingtang Lin/Leiming Wang/Ye Cheng教授团队揭示不同脑区起源的胶质瘤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

时间:2024-06-06 21:00:5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图片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部肿瘤之一,不同亚型的胶质瘤在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方面因起源的脑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小脑和中皮层的胶质瘤和新皮层起源的胶质瘤相比,往往具有更好的临床预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Qingtang Lin/Leiming Wang/Ye Cheng教授团队在本刊发表了题为“Distinct clinical profiles and mutation landscapes of gliomas originating from the neocortex, mesocortex, and cerebellum”的研究快讯,这项研究对180例成人胶质瘤患者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胶质瘤起源的不同脑区与临床和分子特征之间的关联。

1. 新皮质起源的胶质瘤具有更高的突变率

研究发现,在高级别的胶质瘤中,起源于新皮层的患者具有较高的突变率,特别是hTERT启动子突变(图1 B)。hTERT在肿瘤的增殖和侵袭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这种突变与更低的存活率相关。此外,新皮层起源的高级别胶质瘤的Ki-67指数也较高(图1 I),表明其细胞增殖活性更强。相比之下,小脑起源的胶质瘤突变率较低,临床表现也更温和。

2. 中脑皮质和小脑起源的胶质瘤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模式

在低等级胶质瘤中,与起源于新皮层和中皮层脑区的胶质瘤相比,起源于小脑的胶质瘤1p/19q共缺失、MGMT启动子甲基化,以及IDH1和ATRX突变率较低(图1G、 H),这可能解释了其更好的临床预后。在高级别胶质瘤中,除了hTERT启动子外,TP53突变也在新皮层和中皮层脑区中更为常见。而在小脑起源的胶质瘤中,这些基因的突变率显著较低,表明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新皮质和中皮层脑区的胶质瘤有所不同。

3. 不同脑区起源的胶质瘤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指出,不同起源的胶质瘤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新皮质起源的胶质瘤,因其突变率和增殖特征较高,可能更倾向于恶性进展。中皮层脑区和小脑起源的胶质瘤则可能需要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此外,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hTERT、TP53和EGFR等的靶向疗法可能对改善预后有所帮助。

图片

图1. 大脑新皮层、中皮层脑区和小脑起源的胶质瘤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图谱。

这项研究揭示了不同起源的胶质瘤在临床表现和分子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为未来胶质瘤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和靶向药物研发提供了基础。然而,研究团队也强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更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深入探究这些发现背后的机制,以更好地为胶质瘤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文章来源

免费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304223001101

引用这篇文章:

Cheng Y, Zhang L, Wu X, et al. Distinct clinical profiles and mutation landscapes of gliomas originating from the neocortex, mesocortex, and cerebellum. Genes Dis. 2024;11(1):53-56.

上一篇: 张翊群:晚期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疗现状及展望

下一篇: 无进展生存近乎翻倍!治疗晚期胃癌,这一策...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