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只在黏膜深处:美容填充剂引起的口腔肿块回顾性分析

时间:2024-06-16 06:02:06   热度:37.1℃   作者:网络

Hey guys,今天要来给大家分享的是2019年的英国研究,主要咱们还是来复习一下皮肤填充剂引起的口腔肿块。

向口面部组织注射真皮填充剂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尤其是用于丰唇。将填充物注入真皮,以增加软组织的容量,改善美容外观。填充材料可以是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后者产生持久的效果。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牙医正在提供这项服务,或者正在为患有美容填充剂相关口腔病变的患者诊疗;因此本研究强调的是希望牙医们可以识别此类病变,并意识到填充剂的不利影响,以避免这种诊断陷阱。本研究介绍了一系列美容填充剂相关病变的病例,这些病变是在三级护理机构的口腔和颌面病理科专科医师中报告的,历时十年。有趣的是,几乎所有这些患者都被转诊到医院,但临床诊断不相关,也不怀疑是填充剂诱导的反应。

材料和方法

在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十年期间,对谢菲尔德临床牙科学院的病理数据库进行了搜索,以确定具有美容填充剂材料特征的病例。首先确定所有涉及上唇、下唇和颊粘膜的肿胀,然后进行更具体的诊断搜索,包括术语美容填充剂、填充剂、外源物质和异物反应。仅包括来自本地医院的病例,以确保有足够的材料进行检查。不包括转诊病例。对于确定的每个病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记录临床表现和临时诊断,并审查临床照片(如有)。此外,还评估了组织学特征,包括填充剂材料的类型和宿主反应的存在。对临床表现、填充剂类型和是否存在炎症反应进行了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结果

共识别出10例涉及美容填充剂材料的病例(表1)。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24至68岁(表1)。平均年龄为48岁(范围为24-68岁),80%(n=8)的患者嘴唇受影响,上唇和下唇受影响程度相同(图1)。其他受影响部位包括颊粘膜和面部的耳前/腮腺区域。

图片

表1

图片

图1

临床表现极为多变,既有离散肿块,也有全身肿胀。一半病例(50%,n=5,图1a)显示边界清晰的结节,两例(20%)显示多个结节。30%的病变表现为唇肿胀(图1b)。经评估,病变被描述为可移动、生长缓慢且呈黄色。60%的病理形式包含多个临时诊断,包括反应性和免疫反应以及良性和恶性肿块(图2)。大多数诊断与涎腺病变有关(41%,n=7)。仅3例(30%)的临床病史或临时诊断中包含了真皮填充剂。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在组织病理学检查过程中,观察到各种不同的化妆品填充剂,包括天然、合成和组合型材料(图2)。

图片

图2

最常见的填充剂材料含有透明质酸(50%,n=5)。6例(60%)出现宿主反应,包括异物型巨细胞反应(50%,n=5)和非特异性慢性炎症(10%,n=1)。40%的病例显示宿主对注射材料无反应。发现所有类型的美容填充剂材料都会引起宿主反应,但这在组合型填充中最为明显,即含有透明质酸和丙烯酸(100%)的填充剂和合成材料,即聚乳酸、硅酮(67%)型材料(表2)。

图片

表2

讨论

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天然和合成的皮肤填充剂,特别是在口腔周围和颌面部部位,可能导致不寻常的临床和组织学表现,特别是如果医生不知道皮肤填充剂使用的历史。唾液腺病理学是最常被考虑的,包括肿瘤性疾病,这可能导致患者过度关注。填充剂存在许多迟发型不良反应,如结节、肉芽肿形成、低度感染和填充剂迁移。由于通常出现较晚,可能与其他诊断(包括肿瘤)相似,患者通常不会认为这些诊断与数周、数月或数年前注射的填充剂有关。

绝大多数病例发生在女性身上,如本系列病例和其他病例所示。一项审查报告了两例男性病例,而女性为104例。平均年龄一般在50-60岁。本研究队列平均年龄为48岁,比其他报告平均年龄为53岁和58岁的研究稍微年轻。

在持续不良反应存在的情况下,使用透明质酸酶溶解治疗和病灶内注射或口服类固醇往往会有所帮助。感染可以用抗生素治疗,而过敏反应通常需要抗组胺药,如果持续,则需要病变内或口服类固醇。迟发性不良反应(如结节和肉芽肿)的处理通常会有所不同,且根据使用的填充剂类型而不同。推荐治疗的一线治疗是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如倍他米松或曲安奈德,有时与5-氟脲嘧啶一起,也可使用透明质酸酶或胶原酶。还建议在注射过程中对结节进行机械破碎。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可能需要通过免疫调节药物或用于治疗其他肉芽肿性疾病的药物进行系统治疗。

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采用外科手术,因为可能会增加并发症,如感染、填充剂颗粒的进一步迁移、新的或持续的肉芽肿和疤痕。然而,如果其他治疗策略失败,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已经建议,高频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都可用于辅助诊断和手术计划,以预防唇部填充物引起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Martin LHC, Hankinson PM, Khurram SA. Beauty is only mucosa deep: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ral lumps and bumps caused by cosmetic fillers. Br Dent J. 2019 Aug;227(4):281-284. doi: 10.1038/s41415-019-0622-y. PMID: 31444444.

上一篇: Redox Biol:首都医科大学马伟教...

下一篇: 【AJH】CD19 CAR-T治疗226...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