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 Sci Med: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时间:2025-02-21 12:09:50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逐渐恶化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治疗依从性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药物治疗、饮食限制和透析依从性方面。然而,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普遍较低。已有研究表明,行为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文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估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并探讨干预特征(如行为改变技术和干预方式)与依从性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基于PRISMA标准进行设计和报告,计划于PROSPERO登记。文献检索涵盖PubMed、MEDLINE、PsycInfo、Web of Science和Scopus五个数据库,最终纳入149项符合条件的研究(包含255个研究组,涉及15878名患者)。纳入的研究必须是针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非药物干预,且报告了治疗依从性的变化。干预内容涉及心理社会、教育或行为层面的因素,依从性指标包括药物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等。数据提取由研究人员完成,并进行双重检查。所有研究都进行了偏倚风险评估,并采用随机效应Meta分析方法计算标准化均差(Hedge's g),分析干预效果和影响因素。研究还通过Meta回归分析探讨干预特征与依从性改善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149项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行为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小到中等的积极影响。例如,透析依从性的干预效果为g = 0.27(95% CI [0.03, 0.50]; p = 0.02),钠摄入控制的干预效果为g = 0.84(95% CI [0.23, 1.45]; p = 0.01)。另外,16种行为改变技术(如行为调节、健康信念与知识、社会支持等)和12种干预方式(如集体或个体干预、是否涉及营养师或护士等)与依从性的改善显著相关。特别是“行为执行指导”、“健康后果信息”、“社会支持”和“行为目标设定”这些行为改变技术,均与多个依从性指标的改善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干预方法和方式的多样化,如采用面对面干预、数字干预等,都与依从性提高有一定关系。
直接和主观依从性测量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
本研究表明,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尤其在透析、钠摄入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针对慢性肾脏病的干预应考虑采用行为改变技术,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是否接受营养师或护士的指导)。未来的干预策略应注重个性化与多样化,利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原始出处:
Ekholm M, Aulbach M, Walsh S, Phipps D, Rauta V, Knittle K.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targeting treatment adherence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oc Sci Med. 2025 Feb;366:117594. doi: 10.1016/j.socscimed.2024.117594. Epub 2024 Dec 4. PMID: 3984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