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癫痫及双相障碍患者的优化治疗

时间:2023-06-30 15:02:1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一、癫痫/双相情感障碍是常见慢性疾病,反复发作,疾病负担严重

癫痫是一种慢性长期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癫痫患者约5000万人,4000多万在发展中国家2,3

我国约有1000万癫痫患者2,其中高达63%的患者未得到合理治疗1

双相障碍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全球疾病负担沉重

据中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2019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双相障碍终身患病率为0.6%,即我国至少有840多万双相障碍患者4

在全球范围内,双相障碍带来沉重疾病负担5-7

(疾病负担:中国:第11名,全球:第6名)(此处请设计老师设计)

二、 长期治疗/坚持治疗的意义

l 药物治疗是癫痫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多数病人需要2~5年治疗方可停药,因此,选择兼具长期疗效与安全性的抗癫痫药物尤为重要8

双相障碍几乎众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应坚持长期治疗。维持期治疗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时期,不可自行停药,否则会导致更频繁的复发9

三、 丙戊酸经国内外权威指南推荐一线用药

ILAE、中国癫痫防治指南等。

四、 临床研究认证:丙戊酸是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癫痫的良好药物

l 通过使用台湾国家健康保险研究数据库(NHIRD)进行关联分析,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丙戊酸可降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死亡风险10

l 通过在1995年至2017年期间,使用丹麦全国性的基于人群的纵向登记关联,确定了154名双相情感障碍和共病癫痫患者和8381名无共病癫痫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研究结果提示,丙戊酸盐应优先考虑双相情感障碍和癫痫合并症的患者11

五、 女性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优化治疗:领会指南,多管齐下

2018年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络【CANMAT】双相情感障碍管理指南指出12丙戊酸在双相障碍不同类型及特殊人群中的推荐地位较高

  • 推荐双丙戊酸钠为躁狂发作急性期治疗的一线药物;
  • 推荐丙戊酸盐单药治疗作为双相情感障碍维持治疗的一线治疗;
  • 青少年维持治疗首选方案为阿立哌唑(2级),锂(2级)和双丙戊酸(2级);老年双相躁狂推荐使用锂离子(2级)或双丙戊酸(2级)作为一线治疗;
  • 丙戊酸盐单药治疗为急性双相I型抑郁发作二线治疗方案;
  • 双丙戊酸为双相混合治疗的二线药物;
  • 双丙戊酸联合锂是治疗酒精使用障碍合并双相障碍的唯一符合2级证据标准的治疗方法;锂和/或双丙戊酸治疗双相共病(大麻使用障碍)有3级证据;锂或双丙戊酸,单独或联合可治疗双相共病可卡因使用障碍;双丙戊酸(3级)和拉莫三嗪(4级)7可对缓解共病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

育龄期女性患者的管理【WOCBP

  • 为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师识别女性双相患者管理的重要事项,辅助临床医师和女性双相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赛诺菲制药公司专门制定了育龄期女性患者沟通资料,详情可扫码文末二维码或者访问赛诺菲公司官网:www.sanofi.cn。
  • 育龄期女性患者全病程的管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临床医师根据临床表征、风险获益比等,医患共同决策临床治疗目标。育龄期女性患者处方丙戊酸的建议条件:在其他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时,育龄期妇女只有在严格实施避孕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丙戊酸;除非没有合适的替代疗法,妊娠期间禁用丙戊酸。必须告知育龄妇女,若胎儿宫内暴露于丙戊酸下,则畸形风险约11%和神经发育障碍风险高达30-40%13,14
  • 育龄期女性患者管理参考步骤:

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人化评估,并与患者一起讨论治疗方案并确保其对相关风险和风险最小化措施的了解。

2. 在治疗开始之前和治疗期间(必要时)应当进行妊娠试验。

3. 同时为患者进行避孕方面的咨询,使其采取有效的避孕方法,患者应至少采用一种有效的避孕方法(最好是独立于使用者的形式,比如宫内节育器或植入物)或两种互补形式的避孕方法,包括屏障避孕法。且告知患者在使用丙戊酸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应该中断避孕。

4. 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由双相情感障碍的专家对治疗进行审查。

5. 患者在计划妊娠或妊娠时,应立即咨询医生,以确保在受孕,停止避孕之前或意外怀孕后能及时与医生进行讨论。

赛诺菲:以患者为中心的企业责任精神

  • 赛诺菲是一家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球制药企业。从企业责任精神出发,赛诺菲为实现丙戊酸安全合理用药发起了风险最小化管理项目,旨在帮助临床医师规范用药,通过患者教育的方式,协助临床医师更好地管理随访女性患者。
  • 促进医师-药企-公众多元共治,实现药品风险管理社会共治,实现阳光管理,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癫痫协会.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 Ding D, Zhou D, Sander JW, et al. Epilepsy in China: major progres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Lancet Neurol. 2021 Apr;20(4):316-326

3. Ding X, Zheng Y, Guo Y, et al. Active epilepsy prevalence, the treatment gap, and treatment gap risk profile in eastern China: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Epilepsy Behav. 2018;78:20-24

4. Huang Y, et al. Lancet Psychiatry. 2019 Mar;6(3):211-224.

5. 刘筱钰,等.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探索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21,54(5):390-395.

6. Whiteford HA, et al. Lancet. 2013 Nov 9;382(9904):1575-86.

7. Lakshmi N Yatham,等. 2018加拿大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治疗协作组/国际双相障碍学会指南:双相障碍的管理.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9,52(1):5-49.

8. 中国抗癫痫协会. 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9. 赵靖平. 双相障碍的治疗原则. 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45(05):307-307.

10. Hsieh TC, Lin CC, Wu LS. Long-term use of valproic acid reduced mortality in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 in a Taiwanese population: An association analysis using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NHIRD). J Psychiatr Res. 2022 May;149:339-343.

11. Kessing LV, Ziersen SC, Gerds T, Budtz-Jørgensen E. Response to lithium and anticonvulsants among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with and without comorbid epilepsy -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longitudinal study. J Affect Disord. 2022 Jul 1;308:369-374.

12. 2018年加拿大情绪和焦虑治疗网络(CANMAT)双相情感障碍管理指南

13. 德巴金®产品说明书

14. 2021年12月《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

上一篇: JAMA Netw Open:警惕!早期...

下一篇: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的官方发布!能量饮料怎么...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