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误区,你知道几个?

时间:2022-11-29 21:00:4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反复无常的疼痛和几乎一辈子都摆脱不了的药物。类风湿关节炎这种慢性病,不仅要长期吃药,还要吃好药,吃对药,光是记住药物种类和各种服药要求,就已经筋疲力尽,因此在类风湿患者中,很多人都走进过用药误区。这次我们整理了六个比较常见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用药误区,看看你们“踩雷”了几个吧。止痛药往往起效快,能在短时间内缓解关节肿痛症状,所以看起来“更有效”,让很多患者认为止痛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药物。

但实际上止痛药仅能暂时缓解关节肿痛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进展,更不能阻止关节变形。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等抗风湿药物虽然起效较慢,但作用持久,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病情发展。

止痛药“治标”,抗风湿药“治本”,两种结合使用,才能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有效控制病情,并在病情稳定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药停药。大部分止痛药是非处方药物,一般药店都能买到。在疾病活动期关节肿痛剧烈时,有些患者选择口服两种甚至多种止痛药,或者增加剂量服用,貌似这样可以更快缓解疼痛。

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同时服用多种止痛药,治疗作用增加,副作用也同样在增加。超量服用药物或缩短服用间隔时间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药物在体内蓄积性中毒的机会。因此,在服止痛药时,如果症状缓解不明显,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调整用药。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关节肿痛既是最早出现的表现,也是接受治疗后最早出现改善的症状。

但关节不疼了并不等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还需要结合ESR、CRP等血液学指标共同判断病情与疗效。有的患者关节肿痛减轻后便停止用药,结果病情再次反复,不得不重新开始用药。这样的反复折腾,反而耽误病情,延长治疗时间。

若病情保持稳定,可在医生指导下减药,最终达到停药的目的。

治疗类风湿的药物除了一二线药外,还有糖皮质激素。对于激素,很多患者对其唯恐避之不及,怕副作用太大。但激素治疗类风湿有它独特的作用,小剂量使用激素有阻止病情进展,延缓骨质破坏,减少类风湿关节炎骨侵蚀的作用。风湿科医生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一般都会充分考虑病情程度与患者基本身体状况。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该充分信任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安全使用激素。

需要强调的是,使用激素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服用激素时应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

很多人认为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几乎没有副作用。其实中药大部分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素、鞣酸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其多数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有些中药物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如:麻黄、细辛、附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天南星、蜈蚣、全蝎、延胡索、山慈菇、雷公藤、青风藤、徐长卿等。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如需长期服用必须要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

上一篇: 【22年11月】神经科近一个月最受关注S...

下一篇: 沪上本草:百草之王、补益之品——人参


 本站广告